大雪時節養生

 

大雪時丨靜皚盈藏,風雪夜歸

 

 

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南方“雪花飛舞,漫天銀色”



 
“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

 

2022127日,迎來“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之二十一,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


 台灣因為地處南方,雖沒有大雪紛飛的景色,但寒意仍增,冷氣團也一波波來襲,心血管疾病發作也明顯變多。年末忙碌之餘,《康健》提供3招顧心護血管方法,讓你安心過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三候

大雪三候

一候:鶡鴠不鳴




“夜之漫漫,鶡鴠不鳴” 鶡鴠,寒號鳥,這是陽鳥,大雪時感至陰而不鳴。


二候:虎始交




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三候:荔挺出




“荔挺”有說是蘭草的一種,有說就是苕帚苗,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養生

雪養生

 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此時養生保健尤為重要。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冬季養生圍繞“暖”與“藏”兩字進行,從動靜、藥物、食物、睡眠四個方面著手。具體的要點如下:

 

1. 養宜適度,勿過偏


調養要適中,避免把“補”當作養,過於強調營養,強調安逸。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在此節氣,人們在飲食習慣上,可以進補了。進補時在飲食上,適當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薑、香菜、洋蔥、山藥、桂圓、栗子等,屬性溫熱的食物,以便助於禦寒。不過,由於天氣乾燥再加上飲食不當,很容易使人上火拼患口瘡,還要注意控制數量。同時,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溫性水果,宜多喝粥。

  

由於室內外乾燥,空氣濕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保證器官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2. 保暖護陽氣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千萬別“要風度不要溫度”。夜晚睡眠也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3. 起居宜早臥遲起


起居調養宜早臥遲起,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謹防中風和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4.注意情緒緩和


另外,要注意情緒平和,許多疾病,是由於情緒引起的。例如,因為情緒不穩、起居無規律,易引發青光眼(一種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發作,其症狀有:眼痛、眼脹、視力減退,並伴有頭痛、噁心等症狀。

 

故平時一定要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興奮;注意起居要有規律,不在黑暗處久留,防止瞳孔擴大引起眼壓增高;晴朗的天氣下,適度參加戶外活動,因為這樣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氣的供應減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積避免眼壓升高;氣候寒冷的惡劣天氣裡,要儘量減少外出以減少對眼部的影響。


 

5. 注意頭與腳的保暖

 

冬季應注意頭與腳的保暖。這兩個部位保暖好了,身體才能真正暖和,少生疾病。

雪詩詞

冬天養生重點則在於「腎」。可多刺激腳底的湧泉穴,達到養腎固精的效果,體質偏燥熱的人,可赤腳走路養生,踩踏在草地或泥土上,讓體內熱氣散出,且能刺激腳底穴道;體質偏虛寒的人,則建議泡腳養生,不只能刺激湧泉穴,也能推動經絡氣血運行。每天晚上睡前也可用拳頭敲擊腳底湧泉穴,能消除疲勞,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大雪」養生 推薦5食材


大雪時節,若想藉由食補禦寒,可多吃洋蔥、蔥、薑、椒、茴香等調味品,具有辛溫散寒的效果。尤其洋蔥含有前列腺素,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液流量,進一步調節血脂,預防血栓形成,有助保護心血管。





黑豆


彭溫雅推薦,在大雪時節,可以多吃黑豆來增強體質。中醫認為,黑色食物能補腎,而腎主骨生髓,髓化血,腎氣充足,骨髓造血機能也會正常。黑豆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滋腎陰,潤肺燥,還有烏髮黑髮及延年益壽的功能。


黑豆富含鐵、磷、鈣、鎂、銅、鋅,能維持骨骼的整體健康。鈣和磷對於骨骼有支撐的作用,鋅和鐵則能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彈性。不過,由於黑豆是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宜多吃,另外,黑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能有豐胸的效果,但患有子宮肌瘤、乳癌的人則要減少黑豆的攝取量。


黑豆濃湯1人份)


材料:切丁的洋蔥、大蒜、芹菜、紅椒、雞肉、黑豆100克、少許的鹽、茴香、檸檬汁


作法:

1.黑豆要先泡過水。

2.將前5項材料下鍋加水悶煮10分鐘。

3.先倒一半的黑豆,加入鹽、茴香再煮5分鐘。

4.全部材料倒入食物調理機,打成細滑泥狀。

5.加入剩餘黑豆和些許的水繼續熬煮。

6.加入檸檬汁直到收汁變得濃稠。





白蘿蔔


健脾開胃、潤肺化痰,特別適合在立冬、大雪和冬至時節食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雖然一年四季都生產白蘿蔔,但11月至翌年初春才是盛產期,此時的白蘿蔔最甜嫩多汁。


白蘿蔔有「平民人參」的美名,根莖葉都能吃,種子還能入藥,《本草綱目》更稱白蘿蔔是「蔬中最有利者」。冬天血液循環變差,熱量鎖在體內,造成內臟火氣大、排便不順,正適合吃具降氣作用的白蘿蔔清熱、助消化、代謝身體廢物。


桂圓茶油燉蘿蔔34人份)


材料:白蘿蔔500克、桂圓15克、紅棗6粒、小魚乾30克、老薑片20克、茶油20cc、鹽2小匙(10克)、柴魚片少許、水700cc


作法:

1.熱鍋入茶油慢煸老薑片,到薑片變黃褐色、香味溢出,放入小魚乾炒。

2.入鹽、柴魚片,加水煮滾後放入電鍋內鍋。

3.再加入切好的蘿蔔塊及配料,外鍋加兩杯水,燉煮50分鐘即可。





橄欖


大雪時節,通常天氣較乾燥,多吃橄欖有利潤燥生津。

橄欖富含水分和營養物質,能開胃、潤喉、除煩熱,甚至有消炎抗腫的作用,對咽喉腫痛、沙啞、咳嗽有輔助效果,很適合兒童、孕婦和中老年人食用。


橄欖潤喉茶


材料:橄欖30克、綠茶5克、澎大海8

做法:

1.橄欖洗淨放入鍋中。

2.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

3.加入綠茶和澎大海,加蓋悶約3分鐘,即可飲用。





橘子

 

橘子的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含量高居水果之冠,且其中的柑橘多酚(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成分,能夠抗發炎、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症,同時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


烤過的橘子減少了寒性,且能鎮咳化痰,「尤其果肉與果皮間的橘子絲的功效最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副院長賴榮年推薦。作法是拔蒂頭後撒上少許鹽巴,包錫箔紙放入烤箱5分鐘,最好連同橘皮一起吃。


牛肉

牛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特別適合大雪時節食用。牛肉富含蛋白質,經常食用可增強抵抗力、促進肌肉生長,尤其適合術後、病後體弱者恢復體力,是冬季補養佳品。

此外,牛肉可以消水腫、除濕氣,在中醫裡有補脾胃、補血及強筋骨等功效。


百合牛肉2人份)


材料:牛肉片150克、新鮮百合1球、蔥2支、青椒1/3個、鹽1/2小匙、醬油2小匙、太白粉1小匙、水2大匙、油1大匙

作法:

1.牛肉片先用醬油、太白粉、水拌勻,醃半小時。

2.百合分瓣、蔥切小段、青椒去籽切片。

3.1/2大匙油熱鍋,放進牛肉,炒至八分熟,盛起。

4.再以半大匙油熱鍋,炒香蔥段後,放下百合、青椒大火炒熟。

5.放入牛肉片和鹽拌勻,翻炒至香氣出即可。






不讓寒氣入侵!3招強健心血管

台灣因為地處南方,雖沒有大雪紛飛的景色,但寒意仍增,冷氣團也一波波來襲,心血管疾病發作也明顯變多。年末忙碌之餘,《康健》提供3招顧心護血管方法,讓你安心過冬。


1 早臥晚起 睡滿7小時

冬天睡眠,應把握「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原則。

中醫認為,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也是人體溫暖的來源。充足的睡眠可以補充陽氣,一天盡量可以睡滿7到8小時。「大雪」過後建議盡量晚上10點就寢,早上等身體暖了再出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也減少因為溫差大,血管急遽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風險。

美國心臟學會的《高血壓》期刊中也發現,深度睡眠最少的人,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最高。因為睡得深沉時,大腦電波與心跳會趨緩,血壓會降低並達到平穩,睡得好就能幫助血壓維持正常。睡前試試聽音樂、泡澡、靜坐,都有助於一覺好眠。


2 頭、胸、足做好保暖  不讓寒氣入侵

天氣冷,容易讓交感神經興奮,血壓上升;低溫也會刺激末梢神經收縮,血管阻力變大,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血液也容易凝結形成血栓,造成心臟病發作。

中醫因此強調要做好保暖,人體的頭、胸、足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出門帽子、圍巾不可少,也可採洋蔥式穿法,有效杜絕寒冷。想要避免吸入過冷空氣,可隨身攜帶口罩備用。

想要外出運動,也要避免過早出門,最好等到天亮、氣溫升高再開始。冬季運動也不宜太激烈,只要能微微出汗就好,快走、打太極都對身體都很不錯。

室內保暖也不能忽略,古人說「寒從腳下起」,家中若沒有暖氣設備,記得要多穿條厚襪子保暖,避免腳直接接觸冰冷地面而受寒,睡前也可以做個溫水足浴,讓身體暖和,更好入眠。


3 冬天護心  當季蔬菜不可少

除了避免讓身體受寒,也可以透過飲食保護心血管。當季的菠菜、洋蔥都是很好的選擇。

菠菜含有豐富的葉酸,每100克有超過70微克的含量。《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曾發現,葉酸和維生素B12比維生素E、大蒜和其他營養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洋蔥則含有前列腺素,能擴張、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液流量,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離子排泄,可以調節血脂,預防血栓形成。

除此之外,紅蘿蔔、山藥、黑木耳、海帶、草菇都對心臟好處多多,蔬菜攝取量每天建議3到5份(1份相當於半個飯碗)。中醫也提醒,冬天可以選在中午吃蔬果,早晚則不要生吃蔬菜,比較不傷陽氣。


提升免疫力,按摩 4 穴位最有效 

大雪時,除了多多泡腳與藥浴外,可選用以下穴道做局部熱敷、按摩或搓揉,以提升陽氣與免疫力,以及改善天冷出現的不適。

大雪養生應「保暖」!按摩 4 穴位就能不生病 



大雪節氣開運法

大雪節氣的養生之道,可參酌《陰陽應象大論》、孫真人《修養法》等指引,從食、衣、住、行、育、樂方面入手,其相關開運大法及禁忌如下:

一、食的開運大法:

1. 可以多食帶苦味的食物,如豬肝、雞肝、鴨肝、萵筍、芹菜、桔梗、西洋菜、牛蒡、枸杞、白果等。

2.應適當吃些溫熱食物,以祛寒補氣血:牛肉、花生、核桃、大棗、桂圓肉、羊乳等。同時也得搭配些白菜、蘿蔔、茼蒿、荸薺、冬筍、橙子、柑、蘋果、梨等,清熱,消食通便。

3.室內氣候乾燥,不吃蔬菜,會造成維生素B缺乏而誘發口角炎。因此,冬季應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生、冷食物也要少吃,如蔬菜沙拉、冰鎮飲品等。

4.冬天養腎正是時候,以黑色食物養腎符合陰陽五行養生論。比如黑豆、黑刺參、何首烏、黑芝麻、香菇等等,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物。

5.現代人生活緊張、熬夜多,常吃油炸食物和冰點,身體活動少,室內多使用冷暖氣,容易造成「外寒內熱」或是「寒熱夾雜」型體質,若隨意採用進補的藥方,反而容易造成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所謂「上火」的症狀。另外,身體出現「四高」症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人,以及身體狀況異常,如感冒時,也不能驟然進補,否則可能使病況加重。


二、衣的開運大法:

1.一些人喜歡把圍巾當口罩,由於圍巾的原料多是羊毛、化纖織物,如果把圍巾圍在嘴上,呼吸時纖維和細菌等就會被吸入肺部,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2.應注意風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頭部和腳部,一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

三、住的開運大法:

天氣漸冷,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這樣房間裡面才暖和,但是這個節氣,其實不能緊閉門窗。在冬季,人們往往最關心室內的溫度,而忽略了室內的通風和濕度。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如果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到3小時,室內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3倍以上,細菌、塵埃等有害物質也會成倍增長,應每天開窗數次,以便空氣流通。

四、行的開運大法:

1.有人為了滋潤嘴唇,冬天常喜歡用舌頭去舔乾裂的嘴唇,結果越舔越乾、越裂。這是因為唾液是用來滋潤口腔和消化食物,裡面含有澱粉酶等物質,舔在唇上就好像唇上抹了一層漿糊,風一吹,水分蒸發了,使嘴唇更加乾燥,甚至乾裂流血。

2.中醫養生強調作息有律、起居有常。養生非常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養陰培元」之效。為了適應「冬藏」,此時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忌熬夜。提倡早睡,適當多睡,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

五、育的開運大法:

1.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

2.適當的戶外活動,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免疫力。要預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積極運動,強健體質。由於這一階段室內外溫差較大,到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提前做好熱身運動。

六、樂的開運大法:

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起居和運動有規律。走出戶外,讓可愛的冬陽照射,閒適地散步、運動和活動,可以補充人體的骨本、溫暖身心,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反應能力。冬天的太陽是無價之寶,冬天養生,要多和陽光作朋友,天人的交流讓憂鬱遠離,讓人身心更愉悅。



大雪節氣容易好發「心腦血管」及「過敏性鼻炎、氣喘」疾病

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在「大雪」節氣應儘量避免在清晨和晚上出門,以防晝夜溫差較大,引起疾病發作。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

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瘀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且「風寒外邪侵襲,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故寒冷的天氣常誘發氣喘、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不適,此類患者建議在冬至來臨後,貼敷「三九貼」預防疾病復發。

「三九貼」改善過敏怕冷體質,防呼吸道疾病、關節痛發作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一年當中有兩次改善過敏體質的節氣,分別是冬至後的三九天和夏至後的三伏天。所謂「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九天是天氣最寒冷的時候。這個時間裡由於天氣的變化,人體抵抗寒邪的能力下降,使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關節痛等虛寒性疾病容易發作或病情加重。所以此時運用三九貼增強人體陽氣、提升抗寒能力,能起到治療與保健的作用,與三伏貼配合,效果更加明顯。

三九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此時人體陰氣旺盛,陽氣潛藏,因此更需要辛溫散寒、祛痰逐飲的藥物,在特定穴位進行敷貼,使溫熱藥材經由皮膚吸收,透過穴位經絡直達病所,可以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及提振身體陽氣。以肉桂、乾薑、艾葉、麻黃、白芥子等10種材料做成中藥,在背部特定穴位敷貼,皮膚吸收後,經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可驅散寒邪,預防過敏性疾病。

穴位貼的位置在於大椎、定喘、大杼、風門、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厥陰俞、腎俞等穴位,三次敷貼當中以上穴位輪流使用,每次約敷貼3~7個穴位。

將數種中藥材研成粉末,調入薑汁做成藥餅小顆粒,敷貼於上述背部的穴位上,透過皮膚的吸收,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治療皮膚搔癢的作用。藉由經絡傳到臟腑,達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三九貼注意事項

穴位敷貼後,皮膚可能會有局部發紅、發癢或些微的灼熱感,均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劇烈的癢痛熱感,請馬上移除。

少部分人因皮膚較為敏感或貼敷時間過長,局部可能起小水泡,請勿將水泡戳破,可適當消毒後讓水泡自行吸收,如出現較大的水泡,可回診請醫師協助處理。若皮膚出現色素沉著,也不需太過擔憂,一段時間後會慢慢消退。

穴位貼敷時間成人一般為3-4小時,兒童為1-2小時,但具體時間應也因人而異,如果皮膚較敏感,貼敷時刺激反應強者可貼1-2小時,或是更短時間。

貼敷前後應節制飲食,忌食辛辣、生冷、油炸、發物等刺激性及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也應戒菸、酒,飲食應以清淡為宜。

貼敷後要避免接觸冷水,做好保暖,以免影響藥效的發揮,也避免因毛孔打開,風寒之邪容易侵入人體,引起感冒。貼敷完建議隔2小時在用熱水沐浴。

大雪詩詞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壽陽曲·江天暮雪》


元·馬致遠 

天將暮,

雪亂舞,

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

釣魚人一蓑歸去。





《獨酌》


唐·杜牧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長相思·山一程》


清·納蘭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大雪是語 |

 

冬夜,大雪曼舞。

不妨放慢腳步,

感受兒時那顆純粹的初心,

也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所有美好,

都會如約而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