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產生於脾,根于腎,萌芽於肝

陽氣產生於脾,根于腎,萌芽於肝!這個補陽妙法很簡單!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團陽氣。因此說,陽氣對於我們非常重要,養生要養陽,治病也要養陽。只有明白了陽氣的意義,我們才不會無謂地耗損自己的陽氣。

 

養陽與溫陽、扶陽、通陽雖然用詞不同,其本質卻是相同的。溫陽重在祛寒,扶陽意在補虛,通陽則以化濁為主,歸根到底,三法皆是養陽。



 

我們的生命即是一團陽氣,治病或養生總需在陽氣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復,是因為邪退而陽氣得安;身體之所以健康,是因為陽氣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說,陽氣是本,病邪是標。治病時往往需要標本兼顧,但切記勿失其本。不管任何醫療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視陽氣,祛邪固然要緊,複陽才是康復的關鍵。

 

如何做到陽氣不損?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養生就是要養陽。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飲食寒熱要平衡,涼的與溫的混雜著吃,這樣才能保持陽氣不損。但若體質已經偏虛偏寒,就要多吃些溫性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陽氣。

 

因此說,陽虛的人當重視養陽扶陽,晨起喝糖水,平時少吃寒涼食物;而相火偏旺的人吃些寒涼性的水果反而更健康。近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人之元氣,根基于腎,萌芽于肝,培養於脾,積貯於胸中為大氣,以 斡旋全身。” 元陰不充肝陰,肝氣升發過度,則頭暈目眩,中風暴厥;肝氣虛,升發無力,寒疝囊縮、筋縮弛緩、陽事不能。

 

人的生命即是一團陽氣,陽氣旺則生命力旺,陽氣弱則生命力弱。心神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生命力旺,其心神必旺;反之,生命力弱,其心神亦弱。心神內則由心所主,心火明亮則心神足;外則顯示於眼睛,眼睛明亮則心神足。小兒陽氣旺盛,因此能整天蹦蹦跳跳而不覺疲勞;其心神充足,背誦東西最不容易忘記。

 


 

睡眠是養陽的最好方法,需適時休息,夜則入眠,晨則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規律。夜晚睡覺是斂藏陽氣,讓陽氣休息,至早晨一覺醒來,人體陽氣隨太陽而升發,充滿朝氣與活力。

 

睡子午覺,即保證每天子時(晚23時至淩晨1時)和午時(中午11時至下午13時)的睡眠時間。

 

“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黃帝內經》如此詮釋了睡子午覺對調養陰陽的重要性。子時在一天中陰氣最盛,這時睡眠品質最好,最能養陰。而午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睡午覺有助於緩解壓力、保持一天飽滿精力。

 

睡子午覺要遵循“子時大睡,午時小憩”的原則。睡前應減少刷手機、玩電腦等興奮活動,儘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同時中午也要小憩15-25分鐘。

 

陽氣不足或不通則成瘤、結石、增生

 

生命有陽氣,若陽氣宣通,則陰霾自散,周身不病。偶爾陽氣不足或不通時,機體會暫時把陰濁瘀毒水飲痰濕等代謝產物打包放在某處,表現出來的可能是脂肪瘤、結石、增生、囊腫、脂肪肝、腫瘤等等。若檢查發現此類東西,這都是暫時的生理變化。一旦陽氣充足了,氣化功能加強,這些產物就會自然消失。

 

只要生命存在,機體就會有陽氣,也就會有氣化功能。我們每天飲食而能獲得食物中的能量,全都依賴陽氣的氣化功能,同時,代謝之後的濁毒糟粕等能正常排泄,也依賴氣化功能。若陽氣健旺,氣化功能正常,則體內濁毒都能順利排出;若陽氣已虛,氣化功能異常,即會產生病理代謝產物,郁滯於體內,即是疾病。

 

陽氣與治病

 

中醫治大病,重在扶正,次在祛邪,因為扶正才能救命,祛邪才能治病。正氣就是生命,正氣也是一團陽氣。要保命,就要保住這一團陽氣,因此不可濫用寒涼而澆滅陽氣,亦不可濫施攻伐以釜底抽薪。只有養得陽氣,才足以保命。若為了治病反而剝奪了尚可延續的生命,這不是可供依賴的醫學,而是盜賊,是惡魔。

 

有人檢查發現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肝血管瘤、腰椎增生等病。所有的增生、囊腫、肌瘤、腫塊等皆屬陰濁凝滯,其根本原因還在於陽氣不能宣通。因此說,治病的關鍵是扶陽通陽,讓陽氣健旺,則濁毒痰飲水濕等陰性代謝產物自能排出體外,而不至於凝聚滯塞為患。陽氣一通,則諸症皆可霍然而解。

 

不少女性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這是怎麼回事呢?中醫認為:陽化氣,陰成形。若陽氣不足,則氣化不利,痰濁水飲等陰邪就會凝滯,滯塞不通,即變成囊腫、增生、腫塊等陰性病理產物,且往往發生在機體陽氣最虛的地方,若胞宮陽虛則成子宮肌瘤;卵巢陽虛則成囊腫等。其正確治法是扶陽以化氣,通陽以排濁。

 

不少陰濁瘀血凝滯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種腫瘤、囊腫、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陽排濁。如何通陽呢?或用麻黃、細辛、附子、乾薑、吳茱萸之類溫熱性的中藥,或用針灸,特別灸法,能養陽、壯陽、扶陽、通陽,最善化陰濁。再者,平時生活中需避風寒、慎起居、節飲食,可使陽氣不損,有利於康復。

 

當前有血瘀的人很多,在皮則為血絡,其色或青或紫或黑或紅,在內則為腫塊、增生、諸痛等。預防血瘀不僅僅是服些活血化瘀的湯藥,更需重視養陽。使陽氣充足並宣通,則氣能化,血能散,經絡通暢,自然不至於留瘀。通陽之法,或用溫藥,或用針灸,特別是逢盛夏用灸法,最能扶陽逐寒,行氣通絡,活血祛瘀。

 

陰盛陽虛的人容易生病,且多是三陰病證。一方面陽氣內虛而升發無力;另一方面陰寒、痰飲、濕濁等既蒙蔽又傷損陽氣,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體質持續下降。動能升陽,像這類的病人一定要堅持運動鍛煉,可選擇散步、八段錦、太極拳、站樁等較舒緩的運動。並重視健康的生活飲食起居,使陽氣振奮起來,慢慢地可以氣化掉一部分陰濁。若能以艾灸扶陽,則效果更好。

 

大病久病初愈時,雖然病症消失,但臟腑尚且脆弱,氣血有所不足,此時可用針灸調理。一般情況下可取大椎、陶道(大椎穴往下的第一個胸椎就是陶道穴)二穴,能扶督脈陽氣,增強全身抵抗力;足三裡能開胃進食,兼可補益中焦,增強氣血生化之源。以上三穴可針可灸,都有效果。尚需注意調節飲食,避免風寒,起居有常,節制性欲,則正氣漸可恢復。

 

曬頭頂補陽氣:4個部位多曬好養生

 

曬頭頂:補陽氣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也就是所有陽氣彙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過兩耳直上連線中點),是百脈所會之處。

 

曬太陽時,一定要讓陽光曬過頭頂,曬太陽時間最好1113點之間。這時的日光陽氣最充足。上班族在午飯後,不妨走到室外,讓陽光灑滿頭頂,可以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曬後背:調氣血

 

人體腹為陰,背為陽。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它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曬腿腳:祛寒氣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陽虛體質的人一年到頭腿腳都是冷冰冰的。這種情況最應該曬曬腿腳。

 

陽光可以帶走腿腳的寒氣,還能加速鈣質吸收,説明預防骨質疏鬆。此外,小腿的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時常按揉和針灸可強壯身體、調理脾胃。

 

曬手心:促睡眠

 

手心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勞宮穴為心包經腧穴,五行屬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手心朝向太陽,讓陽光照進勞宮穴,可以釋放壓力,舒緩疲勞,促進睡眠,還有強心益氣的作用。

 

溫馨提醒:一般來說,當人體15%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年輕人每週累計曬40分鐘、老年人每週曬60分鐘就能保證骨骼健康。

 

 

“脾四味”是補脾氣、脾陽的經典組合

 

在《傷寒論》裡有四味藥:參、薑、炙甘草、大棗,簡稱“脾四味”。之所以稱它們為“脾四味”,是因為這四味藥組合是補脾氣,升脾陽的黃金搭檔。 


“脾四味”中的參,指人參。人參是非常重要的補氣藥,可以大補元氣,還可以有針對性的補脾、肺、心、腎的臟腑之氣。 ,溫中而發散,能讓脾胃熱起來,運行起來。補脾陽、脾氣的功能非常顯著。臨床上發現一個人津血虧,可以用麥冬、地黃來滋陰養血,但是只靠生地、麥冬來滋陰,因其粘膩的特性,陰血是直接補不進去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用補脾陽,恢復脾的運化功能,配以麥冬、地黃滋陰,這種用藥的法則就是“從陽引陰”。


 大棗家家戶戶都有,是人們熟悉的一種食品。作為一位中藥,棗具有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的功效。薑和棗是一對“神仙搭配”。張仲景的名著《傷寒論》,共113個藥方,其中竟有35個藥方,用到了薑棗這個組合。


為什麼將近三分之一的方子中都有薑棗呢?主要是利用薑棗的搭配來健脾護胃、補中益氣,增強脾的運化能力。 炙甘草甘而微溫,煮出來汁液黏黏的,甜甜的。甘入脾,炙甘草與大棗相配,能夠直接補充胃裡的津液,同時性質微溫,助力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同時,甘草和搭配,辛甘化陽,甘草有助於薑來補脾陽。 總結起來,“脾四味”中,參補脾氣,是亢奮陰的,生津,而且能帶動津液輸布,滋養全身;是亢奮脾陽的,運化脾胃而去寒。炙甘草與大棗,皆甜而微溫,能快遞補充胃部津液,幫助脾運化。


 現在有很多人因為過食寒涼傷了脾陽,或長期攝入肥甘厚味而又缺少運動,增加脾的運化負擔而傷了脾;或者勞累過度,或者思慮傷神,都會造成脾氣虛、脾陽虛。 脾在中焦,是身體氣機的運轉中樞,脾氣虛了,整個身體就會氣機不暢,運化水穀的能力就會減弱,沒有食欲,但還總覺得腹脹,吃一點東西後,腹脹的感覺會更加明顯,脾的運化負擔進一步加重,致使脾氣更加虛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脾氣虛了,脾的運化功能降低,就會造成水濕不化,喝很多水,但是不解渴;清濁不分,糟粕和精微物質沒法區分開了,都流注腸中,故大便溏薄。


 脾氣不足,精微不能輸布,氣血生化乏源,不能充達四肢、肌肉,機體失養,就會出現肢體倦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 若脾氣虧虛,水濕不運,泛溢肌膚,就可以出現肥胖、浮腫,早上起床照鏡子,時常發現臉和眼睛是腫的。 脾氣虛弱,精微物質不能得到有效輸布,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就會萎黃……


如果你有這些脾氣虛的典型表現,可以試試《傷寒論》中的“脾四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