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才是孩子長高的密碼
1
為什麼在調理孩子慢性病、提升體質的同時,順便能讓孩子長高呢?這就涉及到了孩子之所以能夠長個的核心——陽氣。
無論是調理孩子慢性病、提升體質,都能夠提升孩子的陽氣。
陽氣主升,主動,主生發,所以人的生長發育主要靠的就是陽氣。
人在嬰兒、幼童、兒童、青少年階段,體內的陰陽二氣並不是均衡的,而是以陽氣為主,所以才說孩子是“純陽之體”。
具體來講:
出生至7歲左右:
陽氣逐漸旺盛:生命力強,生長發育迅速。
陰氣相對不足:由於陽氣旺盛,陰氣相對不足,容易出現發熱、易感冒等現象。
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純陽之體”,生機勃勃,但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外邪侵襲。
7歲至14歲左右:
陽氣繼續增長:身體發育迅速,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陰氣逐漸充實:陰陽開始趨於平衡。
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精力充沛,活動量大。
14歲至21歲左右:
陽氣達到頂峰:身體發育接近成熟,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陰氣逐漸增強:與陽氣趨於平衡,身體進入最佳狀態。
因此這個階段是人生中體力、智力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但也容易出現陽氣過盛導致的情緒波動、青春痘等問題。
從中可以看出來,人的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不是陽氣最為壯大的時候,而是陽氣正處於快速的增長期,而且陽氣多於陰氣,處於主導地位。
這時候的陽氣具有很強的生發力,會讓人像春天的萬物一樣,充滿生機;像八九點鐘的太陽一樣,朝氣蓬勃;像雨後春筍一樣,快速生長。
2
那麼再具體來說,孩子的長高肯定得需要能量,腎和脾分別是我們的先天、後天能量源泉。而這兩個源泉發揮作用,憑藉的也是陽氣。
腎主生長,主要靠的就是腎陽,它是推動生長發育的原動力。而且腎陽不僅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使其強健,還有助於腎精化生骨髓,進而促進骨骼生長。
而脾胃的陽氣充足能使脾胃更好地吸收食物,運化出更多的氣血,不僅為生長發育提供必要的能量,還有可能對腎進行補養。
而如果脾胃陽虛,就會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影響營養吸收,沒有了能量,生長發育自然會收到阻礙。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孩子在吃了幾輪抗生素以後,出現了生長停滯的現象,半年甚至一年都不帶長高的。也是因為陽氣受到了損傷。一些先天陽氣不足的孩子,生長發育也會比較慢。
3
可見想讓孩子長高,核心是提升孩子的陽氣,首先是避免陽氣受損,再就是運用一些調理方法,讓孩子的陽氣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像保護小幼苗一樣呵護好孩子的陽氣,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飲食上,少吃生冷食物,如霜淇淋、冷飲、海鮮、牛奶、寒涼水果等,這些食物易傷脾胃陽氣。喝水要喝40度左右的溫開水。
2、每天需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一般來說,幼兒需要 11-14 小時,小學生需要 10 小時左右,中學生需要 9 小時左右。而且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晚上是陽氣收斂的時候,熬夜會干擾陽氣的正常收斂,導致陽氣外泄,長期熬夜、晚睡會陽氣的折損不可低估。
3、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運動.陽光是大自然賜予我們補充陽氣的最好禮物,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曬太陽。動能升陽,孩子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增強自身的陽氣。但要避免在晚上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以免影響孩子的睡眠和陽氣的收斂。而且運動要適度,避免孩子過度運動導致大汗淋漓。汗為心之液,過度出汗會損傷心氣和陽氣,導致孩子身體虛弱。
4、避免受寒。寒為陰邪,最容易傷陽氣。頭部為諸陽之會,腹部是脾胃所在之處,腳部是陽氣的根源,這些部位保暖得當,有助於保護孩子的陽氣。
孩子生病期間,是陽氣極易受損的時候。
抗生素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可能會損傷孩子的陽氣。而退燒藥的機理而是通過打擊陽氣,給身體強行退燒。
而像鼻炎、哮喘、便秘、近視、遺尿、過敏等慢性病,很多所謂的治療方法,也是通過壓制症狀來換得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傷的也是體內的正氣、陽氣。
所以對於孩子身上的各種病症,我們一定要用通過提升身體正氣的方法應對。就像我們群裡的這些媽媽所做的那樣。這一點對保護、提升孩子的陽氣至關重要!
那麼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還能給孩子經常艾灸身柱穴、肚臍、命門、八髎、腎俞、脾俞這些能夠提升整體陽氣、促生長的穴位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