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里對經絡學術問題的三個·····寓言(之一) 



經絡的本質是什麼?經絡是人類最早建立的最為完美的醫學模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一套武俠經典,陪伴多少人度過了多少流年,又有多少人從中認識並了解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甚至可以不誇張地說,金庸先生的武俠讀本,是很多人的經絡入門教程。

但帶著專業的眼光,我卻從書中看到了不同的思考,以致於我一直想尋找一個機會,能夠當面請教金庸先生,是他自己靈光乍現般的智慧,還是背後有高人的指點,因為他幾乎是站在針灸經絡研究的學術前沿,給出了三個神般的寓言指引......

寓言一:關於經絡的本質

《俠客行》是一個單行本的故事,講了一個從小被遺棄的孩子,機遇巧合成了一幫之主,代人遠赴海外孤島喝臘八粥,原來島上山洞中刻著一首李白的「俠客行」,其中蘊含著絕世武功,所有去的人都流連忘返,以從中悟到一招半式為榮。這孩子目不識丁,本不想參與其中,不想一眼望去,只看到峭壁上的字如許多小人兒拿劍在比劃一般,痴迷不經意間練成絕世武功。

當別人探究文字背後意思的時候,他其實看到的是圖形...

換一個角度,也許世界是不同的!

當經絡的研究者們在追尋經絡的物質實質、在追尋身體上的某條經絡線的實際走行路線時,其實沒有意識到古人可能只想告訴我們的是身體的上與下、前與後、內與外、軀幹與四肢之間的對應關係,如同天空中飛機的航道,看不見卻存在著。亦有智者這樣思考:經脈如河流,當水流過時這條河才出現並存在著...

經絡其實是古代的一個醫學模型!

1、經絡的雛形階段

早期的經脈其實只有十一條,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系列經脈文獻,主要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候》,其中只有「脈」而沒有「經」和「絡」。可見,經、絡這兩個名詞的出現,要遠比「脈」晚。換句話說,早期的經絡雛形中,尚未建立首尾相聯、如環無端、表里相合、屬絡臟腑的完整經絡體系,只停留在對臨床現象較為直觀、樸素的記述、認識和表達模式,尚處於經驗積累、規律探索階段。

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一時期受「天六地五」哲學思想的影響,脈的數量定為十一條,不僅馬王堆帛書的《足臂》和《陰陽》這樣記載,張家山簡書《脈書》亦如是,而且在傳世本《內經》中,也有不少篇章記述為十一脈。這並不意味著古人當時只發現了十一條脈,至少現存的文獻還無法證實這一點,只是說明在那個歷史階段,十一脈說相當的流行。為什麼呢?

《國語·周語》中有:「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經之以天,緯之以地」。古人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是大自然的傑作,所以大自然也以「天六、地五」來設計人,來造人。於是天上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為「天六」之說。地上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為「地五」之說。古人還認為,「天在上為陽,地在下為陰」,所以陽性之物多模仿天而演出「六」;陰性之物多模仿地而演出「五」。腑為陽,人體有六腑之陽藏「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髒為陰,人體有五臟之陰藏「心、肺、脾、肝、腎」。甚至在經脈本輸數目上也同樣能夠看到「陰五陽六」的現象,即陰經各有井、滎、輸、經、合五穴,而陽經於五輸之外,另置一「原」穴湊成六穴,這並不是古人當時在四肢陰經只發現五穴,而在陽經發現六穴,這些現象都與「天六地五」這一神秘數字有關。

我們可以把這一時間所形成的早期經絡雛形稱之為「十一脈學說」,這種樸素而直觀的記述,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經絡理論由簡至繁的演變過程,特別是《陰陽》中保留下來的齒脈、肩脈、耳脈等名稱,實際上是十一脈學說形成之前人們通過臨床現象中脈的感傳路線所作的一種早期直觀命名,這一現象的痕跡在《靈樞》記錄的手三陽經循行路線與病候中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

2、經絡的成熟階段

《黃帝內經》成書的時間約在秦漢之際(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它總結了在此以前的醫學理論和診療經驗,奠定了經絡學說和整個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礎。

《黃帝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共一百六十二篇,其中《靈樞》又稱為《針經》。在這兩部書的成書和論及針灸問題上,金庸先生也有一個寓言故事,有待後面講解。

關鍵的問題不在於《黃帝內經》主要論述了針灸,而在於「十二經脈」醫學模型的提出!

注意,經脈之數定為「十二」!

如果說,經絡學說是古人建立的一種認識人體、分析人體、治療人體的醫學模型,那麼「十一脈學說」就是這一模型的雛形,「十二經脈學說」就是這一模型的正式版、成熟版。如果說,影響「十一脈學說」產生的是當時流行的「天六地五」的哲學思想,那麼導致十一脈升級為十二脈的則是內經時期流行的「天人相應」的哲學思想。此時的古人認為:天有十二月份,大地上有十二條河流,那麼人就應有十二條經脈,如《靈樞·五亂》中有「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靈樞·邪客》中有「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以經脈配十二月與十二經水,建立經脈連環,氣血如水流一樣在經脈內流淌,則經脈在數量上需滿足十二條之數。同時,古人視「十二」為天之大數,不可變動,故經脈之數不足十二需要湊足,超出十二時又需去除而另立一說。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樣左右對稱分布且循行部位與病候明確的「蹺脈」不能納入十二經脈系統;為什麼《靈樞·脈度篇》已經將督脈、任脈、蹺脈三脈名計入,但它們也只是臨時借來以湊足二十八脈,合於天之「二十八宿」,而最終也無法納入十二經脈之列;為什麼《黃帝內經》之後,《難經》另立「奇經八脈」之說,以及為什麼心臟要一分為二為「心」與「心包絡」。

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審視這十二脈,會發現這實際上是人類早期構建的一種認識人體的醫學模型。試想一下,現代我們研究人體,做的首要工作就是標註人體,建立統一的語言規範和認知模式。在十二經脈的古代語言中,手足指上肢下肢,陰陽指內側外側。

古人在做什麼?在定位,在建立對人體體表定位描述的語言規則。如果內臟看不到摸不著,只能由外揣內;如果藏象是內在臟腑功能表現於體表特殊部位上的特殊徵象,那麼規範對體表位置的描述語言則非常關鍵,這是建立外與內聯繫的前期基礎工作。但問題時,僅僅通過上肢和下肢、內側和外側來區分人體體表如此大的範圍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在陰陽的概念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三陰三陽」的概念,自然而然,經脈數量也要湊足十二之數了。

關於十二經脈的名稱,《黃帝內經》中統一採用三陰三陽命名法,即太陰、厥陰、少陰、太陽、陽明、少陽,從而形成了:

手三陰脈: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

手三陽脈:手太陽、手陽明、手少陽;

足三陰脈: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

足三陽脈: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

三陰三陽如此劃分的意義是什麼?《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有「帝曰: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有「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歧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這些文字說明,是按陰陽之氣量的多少劃分三陰三陽的。故《素問·陰陽類論》及《經脈別論》解釋為:

太陽——三陽,陽明——二陽,少陽——一陽;太陰——三陰,少陰——二陰,厥陰——一陰。

如果單純解釋陰陽的概念以及陰陽之氣多少的劃分,以上的解釋清楚明白,而如果用於十二經在肢體內外側的位置描述,則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上肢內側面的前緣為三陰之太陰,卻與上肢外側面前緣的二陽之陽明相對,甚至組成一對表里經脈;為什麼上肢內側面的後緣為二陰之少陰,卻與上肢外側面後緣的三陽之太陽相對,甚至組成一對表里經脈;而下肢亦存在同樣的疑問。

也許,我們可以從「十一脈」向「十二脈」的演變過程中找到答案。

在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中記載十一脈的名稱如下:

足三陰脈:泰陰、厥陰、少陰;

足三陽脈:巨陽、少陽、陽明;

手三陽脈:肩脈、耳脈、齒脈;

手二陰脈:臂巨陰、臂少陰。

可以看到,足六脈皆以三陰三陽命名,而手脈只有陰脈使用此法命名,陽脈另有其名。一方面說明三陰三陽命名方式,更早用於足脈,特別是手脈以「臂」字強調,更說明三陰三陽早期只通用於足脈,後來才逐漸在手脈中應用,而需特別標註說明。另一方面也說明三陰三陽命名方式用於手脈,需要手脈演化為六條才行。

再看《足臂十一脈》中記載十一脈的名稱如下:

足三陰脈:足少陰、足太陰、厥陰;

足三陽脈:太陽、少陽、陽明;

手三陽脈:臂太陽、臂少陽、臂陽明;

手二陰脈:臂太陰、臂少陰。

不難看出,較《陰陽十一脈》,《足臂十一脈》更多地使用了三陰三陽的命名方式,但足三陽脈名前未加「足」字,明顯地提示我們手三陽冠以「臂」字並以三陽命名,明顯晚於足三陽,以至於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太陽、少陽、陽明特指足三陽脈,而後出現的手三陽則需要特別加上「臂」字以示區別。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足三陰脈的厥陰上,未加「足」字是因為當時還未出現手厥陰,不需要提示區別。

從以上「十一脈」中三陰三陽參與命名的過程中,我們並未看出陰陽之氣的多少所體現的重要意義,相反我們看到早期經脈有自己名稱,如手三陽脈被命名為肩脈、耳脈和齒脈,體現了其主治病候的特點。再如厥陰之陰,特指陰器,厥陰之脈也特指聯繫陰器的足厥陰脈,而「十一脈」向「十二脈」演化過程中補充手厥陰脈時,借用了厥陰一詞,並非指陰陽之氣的多少……

別忘了,古人引入三陰三陽的目的是為了在上下肢和內外側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人體體表位置的劃分規則。試想一下,古人當時最需要的是一種位置標識,以便於區分和辨識說明,三陰三陽恰恰是人們最熟悉的,也是最流行的(緣於當時易學的流行),於是以符號的形式引入了進來,並未帶有更深層面的含義。

當人體取直立位,雙臂自然下垂並微微張開,掌心向內,雙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時:

太陰,指上下肢內側的前緣;

少陰,指上下肢內側的後緣;

厥陰,指上下肢內側的中間,位於太陰與少陰之間。

陽明,指上下肢外側的前緣;

太陽,指上下肢外側的後緣;

少陽,指上下肢外側的中間,位於陽明與太陽之間。

此時的三陰三陽,與同一二三、ABC一樣,是十二經脈在人體體表位置的標識符號,這才是歷史的真相,才是樸素的含義。

上肢與下肢、內側與外側,前緣、後緣與中間,使用這樣的位置標註符號,人體被分割成十二大部分,一方面基本互不相干(除少量經脈在少數部位上有所交叉外,多數經脈並不交叉,且經脈均縱行於肢體,相鄰經脈並行),另一方面又將體表全部包容,沒有遺漏的部分。

至此,十二經脈這一醫學模型的基本結構,在外部基本構造完畢,只缺與臟腑的對應關係了。

經脈與臟腑之間的絡屬關係,並非一開始就存在,實事上在《帛書》時期並未在名稱上提及各脈與臟腑的聯繫,直至《黃帝內經》才在經脈命名上加入了臟腑的要素,稱之為:

手三陰:肺手太陰之脈、心手少陰之脈、心主手厥陰之脈

手三陽:大腸手陽明之脈、小腸手太陽之脈、三焦手少陽之脈

足三陰:脾足太陰之脈、腎足少陰之脈、肝足厥陰之脈

足三陽:胃足陽明之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膽足少陽之脈

從古人的語序上來看,明顯地臟腑名稱是後加上去的,以「肺手太陰之脈」為例,「手太陰之脈」是一個完整的詞句,並且也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思或是該經在體表的一個準確的定位,即「位於上肢內側前緣的這條脈」。如果古人建立十二經脈這一醫學模型,僅僅是為了對人體體表進行標註和區分的話,那麼在前面加上臟腑名稱就是多此一舉了。而如果古人在對人體體表進行標註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體表不同部位與體內不同臟腑之間的聯繫模型的話,「手太陰之脈」前加「肺」的這種表述方式,就容易理解,也非常必要了。

這種稱謂方式,並非僅僅為了突出臟腑的地位,而是為了建立和強調經絡系統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內外溝通的橋樑作用。仍以「肺手太陰之脈」為例,它表達了如下的含義:上肢內側前緣與肺之間存在特定聯繫。而這裡的肺,包容了解剖意義上的肺臟、氣管支氣管以及胸膈的一部分。

至此,十二經脈不僅建立了人體頭胸腹的正背側面與上下肢、內外側之間的體表聯絡關係(外行線),還建立了人體軀幹內的臟腑與上下肢、內外側之間的內外聯絡關係(內行線)。雖然這一系列聯絡關係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早期以「齒脈」、「肩脈」、「耳脈」命名的手三陽,其內行路線與臟腑的關係記錄得十分簡略,其經脈病候及主要穴位主治與相連屬臟腑的關係並不密切,又例如心包與心、心主手厥陰之脈與心手少陰之脈之間的描述相似與內容重疊問題,但這並不妨礙十二經脈成為《黃帝內經》時期認識人體、標註人體、診斷與治療人體的最為精確完善的醫學模型。

說其精確完善,是因為古人在十二經脈的基礎上,將人體的體表皮膚、淺層組織與血管、深層肌肉和肌腱等,用皮部、絡脈、經筋的方式又進行了分層描述,並統於十二經脈體系之內,從而形成了人體內在臟腑與肢體關節肌肉孔竅皮膚之間的多層次立體聯絡關係,並用經別的概念補充了該模型中的部分不足。

千年時光已逝,我們仍然可以應用這一醫學模型來診斷和治療疾病,而這就是中醫針灸的理論基礎,這不同於現代醫學把人體劃分為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這九大系統的認知方式,而是把人體按位置、層次劃分為十二個立體的多層次的區帶系統,並依據這一認知模型,建立了獨特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當然也就無法用現代醫學的評價標準去研究評價了。

西醫人體解剖學讓人們普遍接受了按功能分類的人體九大系統,它已經在我們大腦中定格為指導我們認識人體結構的坐標。我們的身體部位在自己的眼中正如金庸先生筆下的俠客島上的刻字,我們主觀的把看到的信息按照固有的知識結構歸類,只看到字意,卻忘了字的結構本身!中醫被普遍誤解為只能定性,不能定位,有的中醫的臟腑名稱和西醫的名詞無法對應。中醫因此被貼上了不科學的標籤,正如俠客行里的主人公被大家看作目不識丁的傻子!中醫真的沒有把人體結構進行定位劃分嗎?我們可否暫時拋開自己知識結構的束縛,換一個角度去重新認識人體結構呢?

換一個視角,你會發現,在那麼遠古的時代,人類可以建立如此完美的醫學模型,不可不謂之奇蹟!

在我們嘆為觀止的時候,金庸先生又用了另外一個寓言來讓我們認識這個模型建立過程的樸素性與不完美性,留待下一篇文章中詳解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