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時,腳一踩地,腳底突然傳來一陣如針刺般的痛楚——小心!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找上門了。足底筋膜炎是常見的足部毛病,它有哪些症狀?應該如何治療、復健?本篇用圖解帶你一次看懂。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扇形結締組織,一端附著於腳跟骨,另一端則分出五支,向前延伸,分別附著於五隻腳趾。
平時走路時,腳底必須承受全身的重量。而足底筋膜就像彈簧,能夠吸收腳踩地時地面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以及維持足弓的穩定度。如果足底筋膜承受太多衝擊力,就會開始產生一些小撕裂傷,經年累月下就容易發炎、腫脹,造成足底筋膜炎。
腳跟痛如針刺!足底筋膜炎的3大症狀
足底筋膜炎通常只影響單側的腳,最典型的症狀是:早晨醒來後下床,或久坐後站起來走路,腳一踩地,腳跟底部的內側突然間感到針刺一樣的疼痛。但走兩三步以後,會覺得疼痛感漸漸減少。然而,久站、長時間走路、運動之後,疼痛程度又逐漸加劇。
足底筋膜炎如何判斷?2招自我檢查
腳跟痛時,怎麼通過自我檢查判斷是足底筋膜炎呢?可以從腳底板的足跟內側開始,以手指施加壓力,漸次地往腳趾端探測,如果真的是足底筋膜炎,就可以發現壓痛點。手壓在壓痛點上,痛感有時會沿著足底筋膜的方向延伸。
壓痛點有可能在足跟,也有可能位於足心,如果位於足心,還可能合併有腳底肌腱的問題。
另一種方法是施加壓力將腳的大拇趾往上扳,同時將足踝向上蹺,這個動作也可觸發足跟的痛感。
除了自我檢查以外,通過肌肉骨骼超音波與X光能更精準地診斷足底筋膜炎。
做肌肉骨骼超音波,可觀察到附著於跟骨處的足底筋膜,看其厚度是否增加,如果厚度大於4mm,表示筋膜正在發炎。此外,也可觀察筋膜是否有撕裂、內部線條模糊或是顏色變暗等情況。使用X光檢查,則可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幫助醫師確立診斷以及做後續治療。
足底筋膜炎的6大風險因子
足底筋膜炎的風險因子如下:
● 40歲以上
● 長期站立或行走:如老師、軍人、運動員、美髮師、餐飲服務員等都是好發族群。
● 患有扁平足:因足部結構異常,導致足底筋膜長期被拉扯而發炎。
● 患有高弓足:足弓過高導致緩衝功能降低,足跟承受較大的地面衝力而容易發炎。
● 體重過重:身體肥胖會造成足部承受較大的壓力,引發足底筋膜炎。
● 常穿不適合的鞋子:穿高跟鞋或鞋底太硬的鞋子,會讓足弓承受更大壓力。
足底筋膜炎如何治療?常見9種方法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初期可先採取保守治療,若效果不佳,再考慮接受較為積極的治療方法。
保守型治療:
1. 冰敷:適合在足底筋膜炎急性發作、劇烈疼痛時使用,可以減緩疼痛、減輕發炎。
2. 口服藥物:比如阿斯匹靈(aspirin)、伊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依託考昔(etoricoxib)等消炎止痛藥物。
3. 電療:用電流刺激足底患部周圍的血管與肌肉,使血管擴張,並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每次療程約20分鐘,一週2~3次效果較佳。
4. 足弓墊:有些足底筋膜炎與足弓變形、塌陷有關,使用足弓墊可以矯正足弓形狀、吸收走路時的衝擊力,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壓力。
積極型治療:
5. 局部注射類固醇:類固醇能減緩足底筋膜發炎情況,也可配合使用超音波儀器幫助找到最好的注射部位。
6. 局部注射血小板豐富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方法是從患者身上抽出血液,並使用離心機從中分離出血小板豐富血漿,再注射回患部,其原理是利用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促進傷口癒合。
7. 體外震波治療:將高能量震波導入腳底,對足底筋膜產生微破壞,促進微循環,再依靠人體自然修復的能力,加速足底筋膜炎的恢復進程。治療後應搭配正確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瘦肉等,幫助組織修復。
8. 手術:以上所有治療都無效,且病況持續6個月以上的話,就應該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話雖如此,真正走到這一步的患者只有不到5%。手術的目的是切除部分筋膜,以達到使其放鬆的效果。目前可以通過內視鏡完成手術,傷口較小,恢復速度比傳統方法快。
中醫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方法:
針灸大鍾、丘墟、委中、大陵等穴位,通經活絡;也可以搭配艾灸或是溫灸儀,以加強療效。
4招改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的復健方法
要如何保養足部,以改善並預防足底筋膜炎?首先,如果體重過重,應該考慮減重,以減少足部的壓力,並穿鞋底較軟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等。
一些伸展、按摩的動作,可以幫助足底筋膜炎的復健。
1. 伸展小腿肌肉
做放鬆小腿肌肉的伸展操,比如弓箭步,能夠連帶放鬆足底筋膜。手扶著椅子或牆壁,一腿前弓,另一腿向後伸直,腳跟著地。每次維持30秒,重複5次。
2. 伸展足底筋膜
直接針對足底筋膜做伸展運動。坐在床沿或椅子上,將患側腳放在另一條腿上,用手將五隻腳趾向後拉伸,直到足底筋膜有被拉緊的感覺。每次維持30秒,重複5次。
3. 腳底按摩
腳底按摩也有助於放鬆足底筋膜。準備一顆網球,正坐在床沿,患側腳踩住網球來回移動,用網球按摩腳底,但是要避開骨頭隆起的部分。每次做30秒,重複3次。
4. 穴位按壓
按壓承山穴與太溪穴,加強放鬆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提起腳跟,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鼓起肌肉下方的尖角凹陷處;太溪穴則位於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坐在椅子上,以右手按壓左腿,或以左手按壓右腿的承山穴與太溪穴,每次揉按20下,重複3~5次。
參考來源:台中榮民總醫院、郭綜合醫院、台北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