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除了反復修補,竟然還有這麼簡單的預防方法

蛀牙除了反復修補,竟然還有這麼簡單的預防方法

原創 @種一株禾苗

自從第一次補牙以後,就跟牙科就杠上了。

生孩子之前,根本不知道牙痛是何物,也從未發現蛀牙。懷孕哺乳那兩年,因為營養需求量大,經常一天吃五六頓,半夜餵奶後通常也得加餐,孩子3歲左右時,我發現自己有了兩顆大的蛀牙,一顆還做了根管治療。


要說是哺乳期吃太多次東西導致的,可在我懷孕之前也經常吃零食,卻也未曾有過。牙醫認為蛀牙是因為口腔為酸性環境,刷牙不到位,又愛吃甜食刺激性的食物,可我飲食清淡,幾乎不吃甜食,每天也都刷牙漱口,那麼我就非常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蛀牙不斷?


在看牙科這一兩年間,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多人每天勤奮地清潔牙齒,什麼高氟牙膏、水牙線,從來也不吃甜食,能做的都做了,但依然蛀牙不斷,而有的人,每天奶茶蛋糕,夜宵後甚至連牙都懶得刷,但從來不蛀牙, 可見,飲食習慣,清潔牙齒並不是保證不長齲齒的唯一方式。


 那在中醫看來是何原因呢?


1、 脾胃濕熱


清代名醫陳士鐸解釋蛀牙的原因是:

人有多食肥甘,齒牙破損而作痛,如行來行去者,乃蟲痛也。夫齒乃骨之餘,其中最堅,何能藏蟲乎?不知過食肥甘,則熱氣在胃,胃火日沖於口齒之間,而濕氣乘之,濕熱相搏而不散,乃蟲生於牙矣。

 

初則止生一二蟲,久則蕃衍而多,於是蝕損其齒,遂致墮落。一齒既朽,又蝕餘齒,往往有終身之苦者。

  

大致意思就是,人吃多了肥甘厚膩,牙齒被蟲蛀了,牙齒如此堅韌的東西,如何能藏蟲?還不是因為吃多了肥甘,胃火上沖於牙齒,濕氣再趁機進入,蟲牙就這樣導致了。剛開始只是一兩個,然後越來越多,直到牙齒掉落,這顆掉了又去禍害邊上的牙齒,往往終身受苦。可見脾胃濕熱也是蛀牙的一大原因。


這種情況,重點在於清熱利濕,要少吃肥甘厚膩容易生濕熱之物,更重要的是要健脾胃。方法有很多:運動,少思慮,多食山藥等健脾養胃之物等等。


2、腎氣不足


如果說,多食肥甘厚膩是基礎,那根本原因就在於腎氣不足。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想到自己並不是從小就蛀牙,而且我也並不是濕熱體質,常年舌苔乾淨,我的這些問題都是產後才出現,身邊好多人也都是產後出現了牙齒鬆動,疼痛等問題,我終於明白了,是懷孕和哺乳消耗我太多的腎氣,導致牙釉質變差,齲齒就這樣來了。


牙醫說蛀牙有遺傳的因素,父母蛀牙,孩子多半牙齒也不好。其實在中醫看來,遺傳的就是腎氣不足的體質。

 

為此,我也是找了很多的資料,想看看中醫有什麼好辦法。倒是找到了個專治蛀牙的漱口方——五靈至聖散,此方同樣出自清代陳士鐸《辨證路,牙齒痛門六則》:

 

原方為:五靈脂(9g) 白薇(9g) 細辛(1.5g) 骨碎補(1.5g

 

各研為細末。先用滾水含漱齒至淨,然後用前藥末五分,滾水調如稀糊,含漱齒半日,至氣急吐出,如是者三次,痛止而蟲亦死矣,斷不再發。


五靈脂、白薇最殺蟲於無形,加入細辛以散火,骨碎補以透骨,引五靈脂、白薇直進於骨內,則蟲無可藏,盡行剿殺,蟲死而痛自止也。


按照古人寫醫書的習性,多少會誇大一些療效,但既然陳士鐸能打出斷不再發的包票,那就說明即便不能痊癒也肯定是有很大效果的。


於是我立馬配了一大罐回來試用,除了味道有點怪以外,效果真的挺好的,幾個淺齲蛀牙變成了靜止齲,不再發展了,期間我爸媽也曾因為蛀牙疼痛,吃藥都不得緩解,給他們也用上了這個漱口方,都是當天止痛,而且這個方法老少鹹宜,只要孩子會漱口就可以用,作為平時的預防方真是千金難得了。

 



另外再分享幾個補腎的小方法:

 

1、 勾小指。

 

學過兒推的大概都知道,兒推的補腎是在小指上,平時可以有意識的鍛煉一下小指的力量,所謂有諸於內,行諸於外,外在有力了,內在也會有一定提升。

 

2、 踮腳。作為腎經的原穴湧泉,就在腳底心,腎經也是穿過腳後跟的,經常練習踮腳有助於鍛煉腎氣。

 


3、搓揉耳朵。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通於耳。根據中醫的象形理論,耳朵形狀也與腎類似,因此常常搓揉耳朵也有助於激發腎氣。

 

以上小方法一天內可以訓練數次,腎經當令時效果最佳。

 

蛀牙重在預防,已經出現的蛀牙的朋友,雖然不可能再回到沒有蛀牙前,但用這些方法能控制蛀牙發展的速度,盡可能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尤其是在換牙期的孩子,調理飲食、強健脾胃的同時最好再用一些固腎的方法,包括穴位按摩等,幫助他們換上一口堅固的恒牙,那真是受用一生的,畢竟,看牙真的很貴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