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立春養生之道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歷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并傳承至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系的全過程。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因此,「四立」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不能適用全國各地。黃河中下游土壤解凍日期從立春開始;立春第一候應為「東風解凍」,兩者基本一致,但作為春季開始的標志,失之過早。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游立春含義不符。2月下旬,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但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實際。立春後氣溫回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立春三候
兩千多年前,我們聰明的祖先觀察自然的變化,發明了“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
大寒後十五日,斗指東北,維為立春,
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曆書》
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一候,東風解凍
凍結於冬,遇春風而解散;不曰春而曰東者,《呂氏春秋》曰:東方屬木,木,火母也。然氣溫,故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蟄,藏也;振,動也。密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鮑氏曰:動而未出,至二月,乃大驚而走也。
三候,魚陟負冰
陟,升也。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游而近冰,故曰負。
立春習俗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捩點,趨於上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立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立春有打春的「打牛」之習俗,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據專家介紹,立春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東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和萬物的滋長。這種祭祀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祈求農業的豐收。
有關專家介紹說,立春之日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就是鞭打春牛,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京都風俗志》一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立春這一日,老北京的廟會裡,一般都會在賣皇曆的同時連帶著賣 春牛圖,春牛圖上前面牽牛的那個男子,畫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會把春牛圖請回家,和那些拿回家裡的春牛的碎片的意義是一樣的,自己對自己祈禱,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現在,城裡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為娛樂。
立春日,通常村裡會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為的是求當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還會把春牛肚子裡塞上五穀,當春牛被打爛時,五穀便流了出來。拾起穀粒放回自家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由於是春天的開始,我國民間都把立春作為節日來過,稱為立春節,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專家介紹說,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歷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出現。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最初的活動很隆重。文獻中有很明確地記載: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裡之郊迎春,祈求豐收。
那麼為什麼要在東郊迎春呢?因為當時祭祀的勾芒是主管農時的,稱芒神,傳說他居住在東方,所以就將祭祀的活動定在了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可以看出立春在很早之前是相當受重視的。
專家表示,現今立春日迎春雖不如從前隆重,但立春這天寄託著人們的希望,所以各地仍會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來迎接立春,比如掛風車、鞭打泥制春牛、踏青等。
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立春有打春的「打牛」之習俗,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立春日“咬春”是中國特有風俗
立春節,咬春之俗,民間習慣嚼吃蘿蔔、薑、蔥、面餅,稱為「咬春」。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時眾人嚼吃蘿蔔的本來用意吧。
運城地區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河北南部地區有「打春吃瓜,活到八十八」的民諺,瓜指的是南瓜,當地居民有在這天吃南瓜餡兒餃子或南瓜餡兒包子的習慣。
如今吃春餅隨時可在家庭中自製,可用溫水燙面烙制或蒸製,形狀可大如團扇,小如碗碟大小,一公斤面粉約可烙出十六合,兩頁為一合。烙時每張餅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吃時則很容易揭開。菜俗稱「和菜」(即古稱春盤),除必備有蔥絲甜面醬外,其他菜可據一家人愛好可多可少,其中熱菜應必有炒粉絲豆芽、攤黃菜(雞蛋)、炒韭菜,有豆腐乾則最好。食春盤春餅,老北京最講究一定要卷成筒狀,從頭吃到尾,俗語叫「有頭有尾」。立春日,闔家圍桌食之其樂無窮。
炸春卷,亦是古代裝春盤內的傳統節令食品。古時常用椿樹的嫩芽為餡,現今則多以豆芽、韭菜、韭黃等為餡,外焦內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春季養生方面,要注意防病保健
特別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生和流行。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消滅傳染源;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三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斷溫邪犯肺之路。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們,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不可驟減。《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臥早起,免冠披髮,鬆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春捂”重視下半身,除了要加強下半身的保暖外,還要加強下半身的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可以採取“乾洗腳”的方法,方法是雙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從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
用同樣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條腿,重複10 遍~ 20 遍。
還可採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腳、暖足、蹬腿等方法來活動下半身。
春季多風,中醫認為風性輕揚升散,為百病之長,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點。
風邪入侵,頭部最先受損,可引起頭痛、發熱、惡風、咳嗽氣喘等症。
尤其汗出遇冷風,風邪趁機而入,極易發生感冒。且風邪善行數變,既能上竄達頭頂,又能在經脈和肌肉之間遊走,來去迅速,變化多端,可致關節遊走性疼痛、風疹等病症。
因此“立春”時節千萬不要過早減掉冬衣,仍需注意保暖禦寒,切勿汗出當風。
立春飲食調理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這是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調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
《內經》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說春季應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食物。
因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甘味之品可補益脾氣,避免肝旺克脾。
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等。
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大大傷害脾胃之氣。
因此,春季飲食調養要注意春季陽氣初生的特點,應該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
《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就是這個道理。
在立春之時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也可達到養生護肝的目的。
宜常吃芽菜芽菜
在古代被稱為“種生”,最常見的芽菜有豆芽、香椿芽、薑芽等。立春吃芽菜有助於人體陽氣的升發。
《黃帝內經》曰: “春三月,此為發陳。”發,是發散的意思;陳,即陳舊。《黃帝內經》把萬物發芽的姿態不叫發新而叫發陳,是因為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將植物陳積物質發散掉的功效。
因此,如果人體的陽氣發散不出來,可藉助這些嫩芽的力量來幫助發散。
宜平補
立春飲食宜平補,立春為什麼要進補呢?
這是因為春天陽氣升發,活動加快,消耗過大,進補可補充營養,使人體陰陽達到動態平衡。
由於春天萬物復甦,植物處於生長發育較快階段,人體也是如此。再有,春天多風、氣候乾燥,這是與其他季節不同之處。
因此,春季飲食要貫徹以升為主的原則,也就是說,宜適當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但要以平補為主。
這是因為春天陽氣升發、多風少雨、氣候乾燥,如果補得太過,很容易上火。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補法,老年人由於腑功能逐步衰退,陽虛明顯,春季平補甘溫之物為主,如大棗、山藥、蓮子等;
●避免吃辛辣食物:
此時節仍屬「風季」,肝氣旺盛會影響脾胃功能,因此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麻辣火鍋、燒酒雞、炸物、麻
油、薑等。
●多吃養肝食材:
紅棗、葵瓜子、葡萄、蘿蔔、山楂、豬肝、白芝麻、開心果、燕麥、杏鮑菇、菠菜、番茄、奇異果等。建議可多吃青綠色食物、綠色蔬菜、酸味食物,這些都有助於養肝(但酸味食物容易傷齒、胃,故適量即可)。
對於上班族,尤其經常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的人群,在補陽氣的同時,也要補陰,多吃山藥、春筍、菠菜、韭菜、木耳、鍋巴、木瓜、百合、枸杞等。
●小米粥、四神湯有助調養脾胃:
可用糯米半杯、小米半杯、紅棗5顆、桂圓30公克,加入適量水,熬煮成粥來吃,也可喝四神湯。
●自製杞菊茶:
菊花3錢、枸杞1兩,煮1000毫升的水當開水喝,可保養眼睛、養肝氣。
●自製養肝茶:
黃耆5公克、枸杞5公克、黨蔘5公克,煮1500毫升的水當開水喝,可以滋養肝腎、預防眼乾、疲勞。
春日養生宜溫食 「溫沙拉」更養生!
中醫認為春天宜溫食,雖然天氣轉暖仍不建議多吃生冷,把「冷沙拉」改成「溫沙拉」更養生。「溫沙拉」,加入高溫烹調的肉類及根莖類,不但更營養、有飽足感,也更符合溫食養生的概念。溫沙拉除了生菜以外,還會加入高溫烹調過的肉類、菇類、根莖類等,也可以把醬汁加熱後淋上,吃起來就不會過於冰涼。
溫沙拉可以加入燙熟的蘆筍、黑木耳絲,不但滋陰、活血、健脾益氣,也提供爽脆口感,想增添香氣則可多放芹菜、香菜。主食部分可以是肉類,也可以適量搭配澱粉類,例如馬鈴薯、山藥、芋泥、饅頭、吐司等,會比較有飽足感。
沙拉盤中不妨放進低脂肪食材如雞肉、鮪魚;植物性優質蛋白質如豆類、豆製品;以及富含纖維的葉菜、水果和堅果,平衡一天的攝食內容。培根、炸物等高油脂的食材應避開。春夏季是蔬果盛產的季節,挑選當令當季的果菜,既美味又價廉。
此外,有慢性病患者,春天應避免服食「發物」,如海魚、蝦、蟹、鹹菜、竹筍等,以免舊疾復發。
立春情志調理
調暢情志,養肝為先,精神養生要忌“怒”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這是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調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
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
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養生運動:立春後增強與疏通膀胱經能量
• 拍打疏通太陽經(膀胱經)能量:可以多拍打、敲打背部、或捏脊、或拔罐刮痧背部,可以疏通膀胱經,達到固護陽氣的效果,可以經常背部曬曬太陽,吸收陽氣,增強與保護體內陽氣。
• 熱水泡腳足浴:每天晚上可以用熱水(薑水)泡腳按摩足部,按摩冬天長期沒有能量的腎經與膽經,增強體內陽氣,促進經絡氣血運行。
• 溫暖後腦杓:風邪入侵體內之後,主要會反應在「風池穴」、「風府穴」,多數人這兩個穴位都是阻塞的,多數人按摩此穴位會相當疼痛。風邪經常從風府穴進入人體,首先受到損害的是體內的陽氣,寒氣入侵之後會出現頭痛、惡寒、脖子僵硬的症狀。所以,古人經常說:「神仙也怕腦後風」,多數養生家非常忌諱後腦子吹風。
梳頭百下,疏通氣血
我國古人很注重頭部的養生。
《黃帝內經》載: “頭者,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註於頭面”。
嵇康在《養生論》中指出: “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春天大自然陽氣萌生升發,人體的陽氣也有順應自然,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
同時頭部穴位豐富,頭皮是大腦的保護層,上面分佈著許多經絡、穴位,手、足三陽經均起經頭面部,所以頭部又被稱為是“諸陽之會”。
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於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早晨是陽氣生髮之時,故春日梳頭以早晨為最佳。
此時梳頭可以通達陽氣,幫助氣血流通,清利頭目,防止春困的發生。
梳頭的方法,宜先從前額的髮際向後一直梳到頸後的髮根處,然後再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進行梳理;
梳頭時用力要均勻,速度宜緩,1 次梳50~ 100 下,頭皮微熱即可,梳頭時將身體向前屈或向後仰,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效果會更好。
梳子,以牛角梳、木梳等不會產生靜電為佳,梳齒疏密適中,齒端不能太尖銳,且要時時保持梳子的清潔。
立春時還應經常按摩肝臟和脾胃
具體方法是:
① 雙手平舉,單腳站立,輕輕踞起腳跟,保持3-5秒後放鬆腳跟,一隻腳做5次,再換另一隻腳,如此循環3-5min,感覺頭腦清醒即可。
②雙腿跨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前方,維持身體的重心,讓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
掌心向內,舉起右臂,盡量貼近耳後,指尖向上延伸。手臂帶動身體向左側卜壓拉伸,細心感受右側肋部的肌肉舒展。
上下彈壓15s後,換另一側重複此動作。下壓時不要勉強,有輕微緊繃感即可。
緩步慢行,勞而不倦
清晨早起,信步庭院,閒散和緩地緩慢步行,是順應春季氣候變化特點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
散步宜緩不宜急,緩步而行,全身放鬆,手臂自然擺動,手腳合拍,呼吸和諧,心怡神悅。
散步不必拘於形式,應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之快慢,時間之長短,隨其自然,不宜強為。
活動應以勞而不倦、略微汗出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氣傷陽。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保健功法也是適宜的鍛煉選擇。
其他應注意
●盡量少生氣:
生氣易傷肝,要適時調節情緒,保持心平氣和。
●勿久視3C產品:
肝開竅於白,過度用眼會使肝氣耗損加劇,電腦族用3C產品時,應每隔40~50分就要休息5分鐘,讓眼睛休息一下。
●按摩「丘墟穴」疏肝養膽:
若是有精神不濟、情緒低落等肝氣鬱結的情況,可按摩丘墟穴。它位於足外踝骨的前緣,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0下,可以提升陽氣、提振精神。
●防風邪這樣做:
早上梳頭100下、傍晚走路運動半小時,可提升陽氣、防風邪。
●按摩風池穴預防感冒:
風池穴位於脖子後枕骨下兩側凹陷處,左右各按摩100下,可預防及改善風寒感冒。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萬物復蘇,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欲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勤勞恩愛的喜鵲夫婦,已經開始再筑新巢。春陽燦爛,新年新開始,新春新希望。謹祝大家身心愉悅,新春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