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督脈

認識督脈


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眾多武林高手練就高深武功時,都說要打通任督二脈,那麼任督二脈在人體哪兒?相比武俠世界,任督二脈對現實的普通人有什麼作用呢?

任督二脈按照《黃帝內經》所述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

 


督脈

督脈穴位

所有的督脈穴位:長強穴、腰俞穴、腰陽關穴、命門穴、懸樞穴、脊中穴、中樞穴、筋縮穴、至陽穴、靈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啞門穴、風府穴、腦戶穴、強間穴、後頂穴、百會穴、前頂穴、囟會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齦交穴。

督脈循行路線

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行於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再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見圖)。本經脈腧穴有長強 、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共28穴。




 


主要腧穴和主治


1、長強穴

定位: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泄瀉,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癲狂,脊強反折,癃淋,陰部濕癢,腰脊、尾骶部疼痛。

刺灸法:斜刺,針尖向上與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腸,以防感染,不灸。

 

2、腰陽關穴

定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遺精,陽萎,便血。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3、命門穴

定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泄瀉,遺精,白濁,陽萎,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中樞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黃疸,嘔吐,腹滿,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5、神道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6、啞門穴

定位: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主治: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中風屍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鬆,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

 

7、百會穴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處。

主治:頭痛,眩暈,驚悸,健忘,屍厥,中風不語,癲狂,癇證,癔病,耳鳴,鼻塞,脫肛,痔疾,陰挺,泄瀉。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8、神庭穴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衄,癲狂,癇證,角弓反張。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9、水溝穴

定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主治: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衄,風水面腫,齒痛,牙關緊閉,黃疸,消渴,霍亂,溫疫,脊膂強痛,挫閃腰疼。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10、齦交穴

定位:在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主治:齒齦腫痛,口臭,齒衄,處鼻淵,面赤頰腫,唇吻強急,面部瘡癬,兩腮生瘡,癲狂,項強。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督脈的作用和主治


督脈的作用

邪犯督脈可表現為牙關緊閉,頭痛,四肢抽搐,甚則神志昏迷、發熱,苔白或黃,脈弦或數。

 


督脈虛衰可表現為頭昏頭重,眩暈,健忘,耳鳴耳聾,腰脊酸軟,佝樓形俯,舌淡,脈細弱。

督脈陽虛可表現為背脊畏寒,陽事不舉,精冷薄清,遺精,女子少腹墜脹冷痛,宮寒不孕,腰膝酸軟,舌淡,脈虛弱。


主治病症

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疾病。如頸項強痛、角弓反張等症。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

督脈經穴,11穴,計28穴,分布於頭、面、項、背、腰、骶部之後正中線上。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

督脈首先是「總督諸陽」,諸陽經通過陽維會合於督脈,在督脈上有受各陽經所會的穴,又入會於足太陽經的穴,均說明這種關係。其次是溝通陰陽、總攝諸經,或稱「督領經脈之海」。督脈旁通足太陽、足少陰,與沖、任同起於胞中,並前通任脈,即說明這種關係。

對此,滑伯仁曾說:「夫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督脈作為「陽脈之海」和「督領經脈之海」以見其功能之大,從「四海」的劃分又歸屬於「腦為髓海」。

 

各家論述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絡脈病)。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頭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難經·二十九難》:督之為病,脊強而厥。

《脈經》: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疾,小人風癇疾。

《中醫大辭典》:本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頭重痛,項強,眩暈,癲癇,癃閉,遺溺,痔疾,婦女不育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