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話養生

雨水時節話養生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219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雨水。此時節,春回大地,天氣變暖,萬物開始萌動,春暖花開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雨水節氣來也表示春天的到來,地面開始解凍,植物開始萌芽。初春乍暖還寒,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及較大的溫差,很容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雨水節氣特色

雨水節氣標誌著冬季的結束和春季的開始,它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雨水節氣特色一、春雨初至



 

雨水節氣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春天的到來。這個時候氣溫逐漸回升,雨水也開始逐漸增多,降雨量逐漸增加,有時會出現連陰雨的天氣。


雨水節氣特色二、地面解凍






雨水節氣是一年中最容易出現融雪的時候,氣溫的升高導致地面開始解凍,積雪也逐漸融化,使得大地恢復了一些生機。


雨水節氣特色三、植物萌發





隨著春雨的到來,大地開始變得濕潤,植物開始萌發生長。在這個節氣中,農民們開始播種,農業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雨水節氣特色四、氣候多變

雨水節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時期,常常出現陰雨天氣,有時也會出現突然降溫或者暴風雨等極端天氣現象。


雨水節氣習俗

雨水節氣是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有著豐富的習俗和傳統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雨水習俗1:祭神

在雨水節氣當天,一些地方會舉行雨水祭神的活動,以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平安。


雨水習俗2:吃雨水餃子




在雨水節氣,一些地區會有吃雨水餃子的習俗。這些餃子的特點是餡料比較濕潤,以象徵雨水滋潤萬物。


雨水習俗3:賀春遊

雨水節氣是春季的開始,一些地區會舉行賀春遊的活動,人們會結伴出遊,欣賞春天的美景,表達對春季的熱愛。


雨水習俗4:插柳換花




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雨水節氣時插柳換花,以表示迎接春天的到來。這種活動通常在一些公園、廣場等場所進行。

 

       雨水節氣養生注意四大要點

  春捂要恰到好處

  養生專家提醒,雨水期間要注意倒春寒現象。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濕。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適應新的氣候條件。

  大家都說春捂秋凍,那麼春捂到底要捂哪裡?

  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時節,更要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腳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與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絨服,下身的衣褲鞋襪卻過於單薄,不如加強腿和腳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則,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減得太多。

 




  對於年老體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儘管養生道上有種說法,稱常年用冷水洗臉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若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很容易侵入關節,加之沒有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濕寒滯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在頭上就容易出現疼痛等症狀。

  另外,在春季時期,濕冷猶存,洗頭後應該及時用風筒吹幹。否則,水濕留於髮際再變涼,很容易使濕寒聚於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內,導致頭痛。

 





   暖濕天氣注意脾胃氣滯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損害脾胃。同時,降雨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濕。

  先平時喝水儘量喝溫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現所謂的上火症狀,不宜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

  另外,注意食物清潔與保鮮,避免出現腹瀉等問題。這時候不可以盲目進補,避免助陽外泄,肝木生髮太過,克傷脾土,同時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膩脾胃,肝鬱脾虛,脾失健運,造成水濕不化、聚濕生痰、助長濕滯,導致一系列的脾胃問題。


雨水節氣生理機能調節失常,常誘發潛藏於體內的舊疾,常見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呼吸系統敏感、情緒失調、睡眠穩定度下降等,也常伴隨頭暈、偏頭痛、食慾下降、排便不穩定等症狀。 

疏肝利濕可飲用疏肝排濕茶,來幫助雨水節氣時的體內機能調節,

做法如下:

·        材料:炒麥芽10g、陳皮1g、柴胡1g、薏苡仁5g

·        作法: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


此外,疏肝理氣需透過麥芽為主來提升胃氣,藉胃氣活絡來防止肝氣鬱結,搭配小量柴胡引導肝氣疏理及陳皮理氣使氣機通暢,加上薏苡仁利濕健脾,雨水節氣週期使用此茶飲可以有效幫助體內困頓氣血得以啟動。


每日按壓3穴位 強化水液代謝系統、提升陽氣


·        陰陵泉穴:

屬足太陰脾經合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脛骨內側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部上方。具運化脾胃中焦,化濕滯以達到身體水液代謝強化等功效,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強化水液代謝系統。


·        公孫穴:

屬足太陰脾經絡穴,位於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取穴,具理腸胃氣滯及心胸胃氣機疏導之效,除了調整腸胃機能功效外,搭配陰陵穴可以強化脾胃系統活絡進而影響水液代謝系統強化,每日按壓1520分鐘,搭配陰陵泉穴按壓效果相輔相成。


·        百會穴:

屬督脈,為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之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具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功效。嚴寒冬日氣血行走力道較慢較弱,可以搭配按壓頭頂百會穴,藉由頭部諸陽之會的百會穴啟動陽氣,加強行一身陽氣通達之效。




 

  飲食以平性為宜

  雨水時節氣候轉暖,但又風多物燥,常常會出現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因此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

  食物以平性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鬱熱,因此不宜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鬱熱使人貪涼,過於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症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據營養專家馬冠生介紹:這個節氣期間飲食的基本原則還是穀類食物為主,食物多樣。

  保證能量的充足攝入:

  能量的來源以穀類為主,形式可以是米飯、饅頭,同時注意變換花樣,如南方的米線、米粉、北方的麵條、大餅等;

  注意經常吃些粗雜糧,除了做成玉米麵、高粱面窩頭等,每天可以通過粥的形式來增加粗雜糧的攝入;

  做粥時,加些薯類如地瓜、山藥等,可做成地瓜雜糧粥、山藥米粥、蓮子粥、紅棗粥等。動物性食物適量吃、油炸等油膩的食物不吃或少吃。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蔥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雨水節氣養生詩歌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初春小雨》[]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臨安春雨初霽》[]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玉鐺緘劄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網路圖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