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果蒸熟吃就是治病的良方

把水果蒸熟吃就是治病的良方

 

水果營養又美味,但在秋冬季節,就少了很多“追隨者”。因為水果多性涼,脾胃虛寒、體質較弱的人在此時享用,不僅不易消化吸收,還有可能引起腹瀉。此時,不妨把水果蒸熟了吃,不但寒性會減弱,還能讓食療效果加倍。現推薦幾款蒸煮水果的食療方。


熟山楂——消食



 

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等,生吃山楂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以蒸熟為佳。蒸出來的山楂色澤鮮明,酸甜可口,能夠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做法:將山楂去核,放在碗裡,加入冰糖,上鍋蒸15分鐘即可。


注意:患有胃酸過多、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不宜食用,孕婦忌食。



蒸柳丁——止咳



柳丁可理氣、化痰、潤肺。橙皮裡有兩種成分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一個是那可汀,一個是橙皮油,蒸著吃有助於提高二者完全釋放。

 

做法:柳丁洗淨後用鹽水浸泡20分鐘,在其頂部平切一刀,形成一個盅,在露出的果肉上撒少許鹽,用筷子戳幾個洞,然後將切下來的“蓋子”重新蓋回去。將柳丁放進碗裡蒸,水沸後再蒸15分鐘。蒸好後去橙皮吃果肉,碗底的汁水最好也一起喝掉。


蒸梨——滋陰潤肺


 

秋冬季是咳嗽的多發期,由於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咳嗽少痰、口乾咽燥等不適症狀。而蒸熟的梨養陰潤肺之力大大增加,川貝冰糖蒸雪梨可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做法:取雪梨1個,切下梨蓋,去掉內核,倒入3克川貝粉和適量冰糖;蓋上梨蓋,放入碗中隔水蒸10分鐘,關火。待梨溫熱時將蒸出的湯喝下,並把梨吃掉。每日1次,能潤肺化痰。

 

燉柚子——化痰 



 

中醫認為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健胃消食等功效,柚子皮是順氣、去油解膩的清火上品。經常感冒、咳嗽、咯痰色黃、口腔潰瘍者可燉後食用。

 

做法:將新柚留皮去核,加蜜糖,燉後食用。每天吃100~200克的柚子,是較易被人體吸收的量。且柚子味微酸,飯前1小時吃可促進食欲。


蒸香蕉——通便




中醫認為,香蕉性寒味甘,有清熱潤腸之功,香蕉蒸食可緩和其寒性,以免損傷脾胃。

 

做法:將香蕉去皮放盤中,輔以冰糖,增加滋陰潤燥之力,隔水蒸約10分鐘。每日服用2次,可以起到清熱潤燥、潤腸通便的作用。


蒸紅棗——養血



 

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中醫認為,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幹棗棗皮十分硬,並不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吃,鮮棗更不宜多吃。蒸熟的紅棗更容易消化,十分適合脾胃虛弱的人。

 

對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者,可將大棗與枸杞、雞蛋一起蒸著吃。

 

做法:取大棗5枚去核、枸杞少許,用水浸軟後,取雞蛋兩枚,加適量鹽打成蛋液,加入紅棗、枸杞和涼開水,隔水蒸至蛋液凝結即可。

 

哪些情況適合加熱水果吃?

 

感冒、咳嗽

 


火攻開鎖療法提示水果大多屬於寒性或平性,不太適合天冷或是感冒、咳嗽時吃。但通過加熱,水果的屬性可轉為溫、熱性,且部分水果加熱後更有助於治療感冒、咳嗽,如梨、柑橘等。

 

消化不良

 

消化系統比較差的人,其腸胃蠕動的速度慢。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的能力。如果將水果加熱,能讓人感到腸胃舒服,緩解消化不良的症狀。

 

雖說水果很健康,但不少人犯了吃水果的誤區,結果水果越吃越不健康。

 

水果有益,多食不怕?

 

中外的膳食指南,都將水果列為每日必食,健康飲食建議每人每日吃200-350克水果。

 

這是當然的,因為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的維生素C就最為人熟知,它能增強抵抗力,防壞血病,促進傷口癒合,還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水果一般富含糖分,能供人體直接吸收,產生熱能;而內含的有機酸,又能促進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消化。水果還含豐富的鉀元素,有利於血壓的控制。此外,人所共知的是,水果與蔬菜一樣,膳食纖維多多,能促腸蠕動,預防便秘。

 



 

然而,很多人不知的是“水果千般好,卻非完美”,因而陷入了狂吃水果,亂吃水果,甚至水果當代餐的誤區。

 

越來越多人將水果當主食,認為營養足夠又可減肥,尤其是十幾歲到35歲左右的女性特別流行,“除了蛋白質,水果裡什麼營養都有”是她們堅持的理由。

 

事實上,這些女性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怕冷,一年到頭都是手腳冰涼,動不動就拉肚子,易感冒又咳嗽不愈,還往往有痛經的困擾。

 

虛寒+亂吃水果=亞健康

 

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愛吃水果,原因多是明星們的示範效應。為了追求身材纖瘦,自拍美翻,水果代餐好減肥。

 

“身材好,不等於身體健康!”通過對人群體質進行辨識統計,發現氣虛體質、陽虛體質、痰濕體質人群占比率最高,分別是12%22%7%,“年齡多在1845歲之間,城市白領、尤其是女性占多數。”

 

這其實已經是體質偏頗的亞健康狀態。

 


 

而虛寒者,又偏愛食水果,甚至水果代餐,結果加重了亞健康狀況。比如不適應季節變化:冬春愛感冒,到了夏天易拉肚子,一到秋冬常咳嗽。平時臉色總是青白,手冷腳冷,肚子也不溫,總是感覺腸胃不好,吃點東西就脹肚子,這是由虛寒導致脾陽不足、消化酶活性不夠,吃青菜連葉渣都消化不了,中醫稱為“完穀不化”;舌頭一伸出來,不是“舌淡紅苔薄”的健康態,而是舌胖大、苔厚膩。每月生理期總是有痛經;感冒了最大困擾是咳嗽難愈,尤其晚間一躺下就喉嚨發癢、咳不停。


研究發現,明顯呈現虛寒特質的在全人群中占比達20%-25%,女士和老年人居多,但小孩不斷增多,尤其常見於一感冒就被帶去輸液,孩子往往是汗多、面色青白的虛寒體質。表面上感冒治好了,但體質一弱,咳嗽就會反反復複來騷擾,中醫稱之為“伏邪”。


水果偏寒多,溫的又偏濕

年輕一代往往接受西方健康營養結構理念,卻不瞭解食材都有自己的個性,即中醫所稱“性味”,寒性、溫性、平和等等。

 

之所以不主張狂吃水果,尤其是虛寒之人,更要慎吃水果,是因為水果雖營養價值好,但普遍性寒,寒上加寒問題多。

 

水果極少性溫者,至多平性,即使像榴槤這樣性溫近熱性的,又會偏濕。



 

比如一年四季都在果檔售賣的香蕉,與大蕉一樣被民間稱滑腸通便,但其實蕉類性寒,只對實熱症即大便乾結、腑氣不通的人有效,還適合脾胃功能好、消化力強者。而體寒的人,多吃蕉類,往往胃脹,感覺像冰一樣頂住胃,天氣寒冷時尤其如此。

 


 

又如雪梨,四季有售,媽媽們只知道它清潤,但如果生食就偏寒,部分人咳嗽吃了反而咳嗽增加,所以建議加一點薑、川貝、陳皮來燉,既抑制梨的寒性,又發揮其清潤之功,這樣虛寒體質者秋冬燥時亦可選擇。

 


 

第三種常見水果是蘋果,因其性平被稱“平安果”,不過虛寒的人吃了仍然易拉肚子,特別是老人家。所以建議將蘋果加熱蒸了吃,因其加熱後有收斂止瀉作用,可減少拉肚子。

 


 

第四種常見水果是西瓜,得益于種植技術進步,也是一年四季有上市,更因其便宜、方便儲存,出外就餐經常被作為免費贈送的餐後水果。不過西瓜性寒涼,因此建議體質虛寒、冬天時節,儘量別吃西瓜。

 

水果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建議在飯後一小時再吃水果,這個時間不會影響腸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有減肥需求的朋友,可選擇飯前吃,幫助減少正餐的攝入量。

 

注意:山楂、葡萄、芭樂等酸性水果,最好別在飯前吃,因為空腹時,它們含有的鞣酸與胃酸發生反應,易凝結成塊,增加結石風險。

 

水果可以代替主食嗎?

 

水果不能代替主食。

 

水果的大部分營養是碳水化合物(簡單碳),人體容易吸收,但是飽腹感差,很容易就餓了。這樣一來,熱量就得不到消耗,減肥的效果也不好。

 

其次,用水果代替主食,更易傷身,引起胃病、內分泌失調等症狀。減肥應適當減少熱量的攝入,並結合運動來燃脂、減脂。

 

水果代餐保身材,不如微運動

 

由於現代女性虛寒者多,再加上常見水果絕大多數偏寒,體質虛寒者建議還是少吃水果為妙,更不宜水果代餐來減肥保身材。

 

那麼問題來了,女性就是想減肥啊,過年甚至平日大魚大肉多,“一節胖幾斤”怎麼辦?專家支招,試試“微運動”!

 

現代人臉圓腰胖,其實多屬虛胖,各處的肉捏起來松鬆軟軟的,這是因為他們發胖,是經常熬夜、運動少、氣虛、水和脂肪代謝慢等導致。大循環指灸導引術提示對付這樣的虛胖,減糖、只吃蛋白質不攝入碳水化合物,只能治標不治本,倒不如通過中藥或艾灸補氣,再通過“微運動”提升肌力,從而真正減掉虛胖。

 


 

運動是每日必須的,但不能單純理解為出外跑步、游泳、打球等才是運動。道家繩療提示“微運動”通過強力收縮肌肉,每日15-20分鐘,在辦公室可做、入睡前可做,每日做、堅持做。

 

比如,在單位,辦公累了就站起來,或直立踮腳尖,或簡單做一做八段錦,甚至就坐在椅子上,將腿懸空勾腳也行;再如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或做“蹬單車”的動作300下,甚至把腿與腹部、小腿與大腿持續保持兩個90度、小腿與床平行,保持到不能堅持為止;還可以做平板支撐,鍛煉了前後肌肉、腹肌。

 

這些“微運動”,強力收縮肌肉,而肌肉的收縮是身體產熱的主要來源,可熱身至微微出汗,每日堅持做,手腳自然就不冰涼了。

 

堅持微運動,讓其成為生活習慣,比偶爾一次的大量運動、出一身汗更健康。尤其是冬天,大量運動後毛孔張開容易受寒,更不主張,萬物療法公眾號提示“微運動”頭3個月最難,但堅持下來,保持健康苗條的身材不在話下。

 

水果壞掉一部分,還能吃嗎?

 

很多人覺得水果局部腐爛了,只要削掉爛的部分,就可以繼續吃。其實,不管水果腐爛、壞掉的面積有多小,也要避免食用。因為水果黴變後,細菌會慢慢滲透,擴散到水果的其他部分,不利於健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