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3、4點易醒,睡不著的人,依次解開“三把鎖”

半夜34點易醒,睡不著的人,依次解開“三把鎖”,好夢自來

 

淩晨三點了,猛地一下睜開眼,而後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心裡頭煩得很,就盼著天快些亮。約有一半成年人正受此困擾。在傳統養 生中,這種現象一般跟內部的“三把鎖”失衡有關。它們分別對應我們身體的三個關鍵部位,即印堂、內關和神門,這些部位會直接影響夜間睡眠的連續性。今天,木子就來簡單獎罰講,怎樣通過調整這“三把鎖”來幫助穩固睡眠基礎。




一把鎖:印堂


兩眉頭連線中點凹陷處,傳統養 生皆稱其為“上丹田”。這個部位的變化與脹悶感,能夠直觀地反映著精神的緊張程度。《素問·脈要精微論》裡提到“頭為精明之府”。



要是長時間過度用眼,就會讓這裡的筋膜處於緊張狀態,阻滯清陽之氣的上升,形成無形的壓力錨點,進而干擾心神沉降的節奏,反倒成為夜間意識浮動的誘因。



調這把鎖可以試試:以指腹為引,從眉心起始向外描摹眉骨弧度,力度以觸壓感不引發皺眉為宜,有助於精神自然過渡到休息狀態。






二把鎖:內關


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這一片區域;就好像是身心狀態的晴雨錶一樣。《備急千金要方》提出"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與手腕區域作為“身心狀態晴雨錶”的中醫觀察相對應。



當肢體長期保持同樣姿態時,在該處的肌群會形成記憶性收縮,並且這種隱性的緊張,竟然有可能轉化為睡眠中的軀體信號,表現為半夜時分肢體的無意識躁動。



伺候好這把鎖可是有講究的:應該適當地活動一下手腕關節,而且手腕在做畫圓運動的時候,著重去感受尺骨與橈骨之間的軟組織舒展情況。按壓並保持三秒之後,突然鬆手的那個瞬間,揉動的時候產生的酸麻脹感會沿著心包經傳導,這樣的話就算是得氣了。






第三把鎖:神門

《靈樞·口問》提及:“憂思則心系急,氣道約”。在小指根部的凹窩處,可找尋留存著情緒變化的些許痕跡;傳統養 生將其稱作“安 神鎖”。



當持續性的心理壓力稍稍超過個人所能承受限度時,這個部位便會留存下獨特的觸覺記憶。這麼一來,這種記憶在夜間或許竟然會演變成驚醒的觸發點。



保養這把鎖需牢記:借助手掌溫度,自然地去溫敷那區域;與此同時讓手部保持在自然舒展的狀態。而且當情緒有起伏,可以推揉該穴位,記住要輕緩。其實這就仿佛給鬆動的鎖扣擰緊螺絲那般,能夠讓心神安安穩穩的。


這三個區域的調養,要達成一種共振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任意兩個部位分別處於放鬆狀態時;第三處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協同反應。這種聯動機制,恰恰是整體調養的精髓所在。偶爾半夜醒來也別慌,調整心態按揉。



可以躺著做幾次深呼吸,從印堂向兩側太陽穴緩慢推按十餘次,再以拇指交替按壓雙側內關穴,繼而用拇指輕旋揉動神門穴,這個時候閉上雙眼,身體自然會重新找到節奏。整個過程,動作要輕要慢,把心思全放在按壓時的微妙感覺上,別老記著數次數,也無需刻意去追求即時效果。



半夜易醒困擾著許多人,然而通過有系統地調節"三把鎖",我們便可以慢慢重拾自然的睡眠節奏。

 





身上疾病特效穴

 

 

21、老花眼、近視眼穴——光明



 

光明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22、腰背痛穴——委中



《四總穴歌》裡說:腰背委中求,這句話的理解是:腰背上的病痛,要到委中穴那裡去求。
委中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23、膀胱炎、腎炎、前列腺炎穴——水道

 


水道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24、頸椎病穴——後溪


 

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中醫認為,頸椎問題不是骨頭問題,而是經絡問題。頸椎之所以疼痛、僵直、麻木,都是因為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而經過頸椎部位的就是小腸經。也就是說,頸椎出現問題,是因為小腸經不通。後溪穴既是小腸經的俞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它被譽為是通治頸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5、皮膚病穴——曲池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

 

26、慢性咽炎穴——天突



仰靠坐位取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27、過敏性鼻炎穴——迎香

 


迎香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



28、口眼歪穴——頰車
 

 


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個。

 

29、痔瘡穴——孔最


 

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30、疝氣穴——大敦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兩毫米處。

《玉龍歌》:七般疝氣取大敦。
《勝玉歌》:炙罷大敦除疝氣。


如果擔心自己找的不是很准,那就在找的點附近上下按壓試試,哪裡最酸痛就在哪裡按揉或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