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經絡養生的秘密 脾經
足太陰脾經
|
循行概要
脾經起於足大趾,循行於腳內側,經過內踝(內腳眼),並沿著大腿及小腿的內側直上,進入腹腔,與脾相聯繫,在體外,經脈上行至胸部,直達喉嚨及舌根,在體內,經脈則從脾分出,上至心經。
主要病候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証
在中醫的理論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稱為是「氣血生化之源」,運用經絡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
任何疾病,都是在人體內有瘀血的情況下生成的,而脾正具備了生成氣血和運送氣血兩大功效。只要把脾養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癒。
通過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適應或不吸收,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按脾經。
足太陰脾經的作用
◆統血
脾經的重要性最主要在統血,血液好不好,就要看脾的健康狀況。中醫認為很多血液的疾病都與脾有關,包括:月經不順,或者出血。統血的功能不好,血液便無法正常運行。脾統血,肝藏血,心主血,所以脾臟負責身體的造血功能。脾開竅在口,因此從嘴唇可以看出脾胃好不好。
脾經的重要性最主要在統血,血液好不好,就要看脾的健康狀況。中醫認為很多血液的疾病都與脾有關,包括:月經不順,或者出血。統血的功能不好,血液便無法正常運行。脾統血,肝藏血,心主血,所以脾臟負責身體的造血功能。脾開竅在口,因此從嘴唇可以看出脾胃好不好。
◆主肌肉
還有四肢的肌肉好不好都與脾胃有關。治腳無力的萎症,就要取陽明,因為陽明主肌肉。中醫理論是牽動全身的,看它的系統有什麼功用,例如:肌肉不行、腳無力、大腿的肌肉長得不一樣,或有什麼缺陷,便得先處理脾胃的狀況。
為什麼稱作「三陰交」?
三陰」指的 是人體足部的「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及「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
「三陰交」的意思就是這三條經絡在此交會。
人體十二條主經絡有三條在本穴交會。
分別而言,脾 掌消化,腎主泌尿,肝負責解毒等功能。
整體而言足部的「陰」經主「血」,並主掌男女的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
呼….三陰交穴…好像十字路口…交會…好忙的感覺。
其實,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巨額財產。
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
(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三陰交對女人、對人體究竟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1、 保養子宮和卵巢
人體的任脈、督脈、衝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於胞宮(子宮和卵巢)。
其中,任脈主管人體全身之血,督脈主管人體全身之氣,衝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左右,
能保養子宮和卵巢。
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
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
2、緊致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飲食無節制,喝酒無節制,傷了脾, 臉部現在松弛得非常明顯,老態驟然顯現。
經常傷害脾,臉上及全身肌肉都會更快的鬆弛。 如果想在40歲之後,還能對 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
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 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 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
3、調月經,去斑,去皺,祛痘
三陰交是脾、 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
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 精生氣血。
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不來月經等 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
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只要每天晚上9點–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鐘, 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
不過,要堅持纔有效果哦,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纔能看得到效果。
4、改善性冷淡
很多女性面對高壓的生活節奏,或者因為自身飲食結構或生活習慣不合理,導 致性冷淡。
這樣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還影響夫妻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穩。
三陰交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昇女人的性欲,讓女 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提昇性欲的效果 最好。
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調治肌膚過敏
濕疹,蕁麻疹,皮炎… 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
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
每 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
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
皮膚之所以過敏,長濕疹,蕁麻疹,皮炎 等毛病,
都是體內的濕氣、濁氣、毒素在搗亂。
只要按揉三陰交,把這些討厭的調皮鬼趕出去,不出一個半月,
皮膚就能恢復光潔細膩,乾淨無暇了。
6、保持血壓穩定
三陰交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
當 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之時,
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
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癥。
辦公族常按三陰交穴保健康
整天悶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頭暈腦漲是經常出現的症狀,
有些朋友還有食慾減退、便秘、沒力氣、心煩的表現。 從中醫看,這是氣血營運出現塞車了,所以要疏通疏通才行。 一個比較偷懶的方法就是按揉小腿上的三陰交穴。
此外,三陰交穴對女性的血液循環、荷爾蒙的調節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掐揉這個 穴位可以使皮膚滑嫩細致,
對於有痛經困擾的人,也可以常按此穴來獲得改善。
建議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壓此穴2 ~3次,每次持續2 ~3 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長期堅持按摩,可以調經及防治婦科病症,同時有強身健體和美容抗衰老作用。
除了按摩,也可以對三陰交穴進行艾灸。
用艾條點燃後,對準穴位“烤”, 每次10~15分鐘,以局部溫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另外,臨睡前艾灸或按揉、熱敷該穴還可以收到安眠的效果。
還有四肢的肌肉好不好都與脾胃有關。治腳無力的萎症,就要取陽明,因為陽明主肌肉。中醫理論是牽動全身的,看它的系統有什麼功用,例如:肌肉不行、腳無力、大腿的肌肉長得不一樣,或有什麼缺陷,便得先處理脾胃的狀況。
脾經穴道治疼痛
◆肚子痛
如果肚子劇痛時,就從脾經與胃經先著手。肚子的問題,則可以從脾經在腳上的五俞穴進行醫治。一般而言,腹部、胸腔的問題,都可以從脾經、胃經的循行進行診治。
如果肚子劇痛時,就從脾經與胃經先著手。肚子的問題,則可以從脾經在腳上的五俞穴進行醫治。一般而言,腹部、胸腔的問題,都可以從脾經、胃經的循行進行診治。
◆痛經
女性痛經時,按壓脾經的三陰交穴,一定有效果。三陰交是三個陰經交會在這裡,它可以管脾經、肝經、腎經,此穴道非常重要。建議女性不妨經常疏通脾經自我保健。
女性痛經時,按壓脾經的三陰交穴,一定有效果。三陰交是三個陰經交會在這裡,它可以管脾經、肝經、腎經,此穴道非常重要。建議女性不妨經常疏通脾經自我保健。
疏通經脈的要訣
凡屬於脾經的症狀,都可以從脾經來解決,例如:嘔吐、腹脹氣、腹痛、心脾痛、痔漏(痔瘡)、大便不通等。此外,覺得不舒服、情緒很消沉時,也與脾胃經有關係。
1.尋找痛點
按壓最重要的原則便是要找到痛點,如果壓了不痛,那表示病灶不在那邊,就循著這條經絡上下找痛點,壓到特別痛時,就在該處進行按壓。
按壓最重要的原則便是要找到痛點,如果壓了不痛,那表示病灶不在那邊,就循著這條經絡上下找痛點,壓到特別痛時,就在該處進行按壓。
如按壓三陰交處並不感覺疼痛時,則可以往上下找痛點,因為有時候它可能堵在某處,此時要依據「不通則痛」的道理靈活運用。按壓當時可能會獲得緩解,但是並非壓一次就能完全通暢,所以隔天還要再繼續按壓,直到整個症狀完全紓解為止。
2. 了解經絡循行路線
了解經絡循行的正確路線,然後一次一次的進行按壓。脾經是從大腳趾頭旁邊沿線而行,從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商丘穴一路按壓,如果按到公孫穴,感覺十分疼痛,便表示此處不通,就用力按壓再輕輕揉一揉,約5分鐘為原則,慢慢就可獲得緩解。
了解經絡循行的正確路線,然後一次一次的進行按壓。脾經是從大腳趾頭旁邊沿線而行,從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商丘穴一路按壓,如果按到公孫穴,感覺十分疼痛,便表示此處不通,就用力按壓再輕輕揉一揉,約5分鐘為原則,慢慢就可獲得緩解。
3. 建立正確觀念
很多人一有疼痛,就吃止痛藥,其實是很不正確的觀念。因為這些病痛它很可能只是一時堵住了,氣不通、血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經絡運用得宜,有很多小毛病都可以自己按壓,毋須吃藥就能夠好的。當然有很多嚴重的病還是要找信任的醫生去看,但是也可以先緩解。
很多人一有疼痛,就吃止痛藥,其實是很不正確的觀念。因為這些病痛它很可能只是一時堵住了,氣不通、血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經絡運用得宜,有很多小毛病都可以自己按壓,毋須吃藥就能夠好的。當然有很多嚴重的病還是要找信任的醫生去看,但是也可以先緩解。
主要穴位
脾經功效巨大,穴位也非常多,我建議大家在揉按脾經時要著重按以下幾個主要穴位。
...
首先是隱白穴。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的內側,距趾甲根角1分許。主治:腹脹,暴泄,善嘔,煩心善悲,夢魘,胸痛,心痛,胸滿,咳吐,喘息,慢驚風,昏厥,月經過時不止,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癲狂,多夢。
...
其次是公孫穴。公孫穴位於第一跖骨小頭前緣,赤白肉際處。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是一個輸送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各種症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瘀。
所以,有婦科方面問題的女性,請每天揉揉公孫穴。另外,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現吐酸水的情況,趕緊揉一下公孫穴,很快就會好轉。公孫穴還可以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趕緊揉揉它,食物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
此外,商丘穴也很重要。商丘穴在內踝骨的前緣偏下一點。商丘穴正好對應足的反射區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區,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炎症。同時它又揭示了一個醫理:炎症一般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但為什麼揉這個穴還能消除炎症呢?這是因為脾是管運血的,它能把新鮮血液運到病灶上去,髒東西被清走後,炎症自然就消除了。
常揉 三陰交 保你終身不變老
何謂「三陰交」
為什麼稱作「三陰交」?
三陰」指的 是人體足部的「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及「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
「三陰交」的意思就是這三條經絡在此交會。
人體十二條主經絡有三條在本穴交會。
分別而言,脾 掌消化,腎主泌尿,肝負責解毒等功能。
整體而言足部的「陰」經主「血」,並主掌男女的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
呼….三陰交穴…好像十字路口…交會…好忙的感覺。
其實,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巨額財產。
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
(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三陰交對女人、對人體究竟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1、 保養子宮和卵巢
人體的任脈、督脈、衝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於胞宮(子宮和卵巢)。
其中,任脈主管人體全身之血,督脈主管人體全身之氣,衝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左右,
能保養子宮和卵巢。
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
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
2、緊致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飲食無節制,喝酒無節制,傷了脾, 臉部現在松弛得非常明顯,老態驟然顯現。
經常傷害脾,臉上及全身肌肉都會更快的鬆弛。 如果想在40歲之後,還能對 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
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 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 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
3、調月經,去斑,去皺,祛痘
三陰交是脾、 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
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 精生氣血。
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不來月經等 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
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只要每天晚上9點–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鐘, 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
不過,要堅持纔有效果哦,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纔能看得到效果。
4、改善性冷淡
很多女性面對高壓的生活節奏,或者因為自身飲食結構或生活習慣不合理,導 致性冷淡。
這樣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還影響夫妻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穩。
三陰交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昇女人的性欲,讓女 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提昇性欲的效果 最好。
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調治肌膚過敏
濕疹,蕁麻疹,皮炎… 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
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
每 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
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
皮膚之所以過敏,長濕疹,蕁麻疹,皮炎 等毛病,
都是體內的濕氣、濁氣、毒素在搗亂。
只要按揉三陰交,把這些討厭的調皮鬼趕出去,不出一個半月,
皮膚就能恢復光潔細膩,乾淨無暇了。
6、保持血壓穩定
三陰交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
當 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之時,
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
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癥。
辦公族常按三陰交穴保健康
整天悶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頭暈腦漲是經常出現的症狀,
有些朋友還有食慾減退、便秘、沒力氣、心煩的表現。 從中醫看,這是氣血營運出現塞車了,所以要疏通疏通才行。 一個比較偷懶的方法就是按揉小腿上的三陰交穴。
此外,三陰交穴對女性的血液循環、荷爾蒙的調節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掐揉這個 穴位可以使皮膚滑嫩細致,
對於有痛經困擾的人,也可以常按此穴來獲得改善。
建議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壓此穴2 ~3次,每次持續2 ~3 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長期堅持按摩,可以調經及防治婦科病症,同時有強身健體和美容抗衰老作用。
除了按摩,也可以對三陰交穴進行艾灸。
用艾條點燃後,對準穴位“烤”, 每次10~15分鐘,以局部溫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另外,臨睡前艾灸或按揉、熱敷該穴還可以收到安眠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