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壯要穴足三里

 

    在人體所有穴中,最著名的是哪個穴呢?恐怕要算足三里了,大家都知道,足三里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保健穴,這是一個強壯穴,經常按壓或者艾灸,可以調和腸胃、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民間一直流傳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可見足三里對於強壯身體有多重要。針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療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等。它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顯,並且對於嘔吐、呃逆、噯氣、腸炎、痢疾、便秘、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位置: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麵,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簡單的說,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
 

    作用: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主治:胃痛、腰痛、腹痛、痢疾、便秘、頭痛眩暈、下肢癱瘓、半身不遂、頸膝酸痛、消化系統疾病。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麵,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脊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取穴法1: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3寸),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有個骨頭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就是足三里了。

     取穴法2 :用一隻手的掌心按准膝蓋的頂部,五指自然垂直向下,中指下伸的頂端,向外一橫指有個骨頭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即是。揉按足三裡,有酸麻的感覺。

    取穴法3:先坐正,用自己的手掌按在同側的膝蓋上,虎口圍住膝蓋上緣,除大拇指外的其餘四指朝下,食指按住膝蓋下的脛骨,中指尖處就是足三里。
 
 

   中醫認為,人體最多氣多血的經絡是胃經,而足三里穴是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激發氣血的生化與運行。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臟器才可能得到充足的養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則能擔此重任。

    每晚以指關節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儘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也可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復運算元次即可。

    有的朋友可能找不准穴位,也不要緊。中醫有“離穴不離經”之說,只要你加大面積,把那一塊地方都揉到,揉到那一塊發酸發脹,效果最好。 

  《黃帝內經》中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足三里。”在人體的360多個穴位中,具有保健養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穴,因此它也被人們稱為“保健穴”和“長壽穴”。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祛病延年的功效。經常按壓足三里穴能調節胃液分泌,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並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延緩衰老。
    

    操作方法:

    按壓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裡穴一次,按而揉之,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捶打法: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時,也會產生一定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反復運算元次即可。

    《四總穴歌》中說:“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說,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過足三里穴來擺平。

    上面這些知識,都是書裡講的,或者是老師教給我們的。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反應:“我肚子疼的時候,按足三里,就不行!這是怎麼回事呢?”比如,有一次我在給一家銀行的高層做養生培訓,正講足三里的時候,就有一位痛經的女士這樣問我。

     不可能不行!”我非常自信地說。

     怎麼可能?”誰知她竟較真了,“我現在就痛,而且正在按著足三里,根本沒用。”

     那你過來按給我看看。”我說。

      這位女士立即走到講臺上,當著大家的面給我演示,死死地按住足三里不放。

     我給你按。”我用手把住她的小腿,拇指按住足三里穴,稍稍向下方一用力,按了不到一分鐘,這位女士就說:“果然有效啊,好多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我跟他們解釋說,足三里這個穴為什麼叫“足三里”呢?其實,“里”通“理”,就是管理、調理的意思。足三裡可以寫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過這個穴對身體進行多種多樣的調理。“三理”到底是哪三理呢?就是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裡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疼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這位女士的痛經就屬於需要“理下”的這一種,怎麼能一味用理中的手法按著不放呢?

      我的話還沒說完,全場掌聲雷動。這是書裡面沒有記載、老師也沒講的東西,需要我們在臨床中發現的東西。

     足三里這個穴可以說真正治療或緩解肚腹上的一切病痛了。有了這一手,我們在對足三里進行保健推拿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健康狀況調整手法。如果是胃不好,乃至有頭頸心肺系統的症狀,可以往上方按按;如果有小腹部不適,乃至有便秘或泌尿生殖系統的症狀,可以往下按按。就這麼簡單,這樣一來,足三里這個穴的作用,起碼是原來的三倍!其他的穴位,也有這樣的規律,所以,有時候,當我們按壓一個穴位不起作用的時候,可以試試換一種手法,換一個方向。

      當然,足三里僅僅是一個例子。人身上的很多穴位,都還可以去進行類似的開掘,只要我們去探索,去體會,它們的作用會更多更大的。

    針灸中國按:

    足三里經典解釋: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也。足三里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于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里方圓之地,故名足三里。三里、下三里名意與足三里同,下,指本穴位處足之下部,別於手三里所在之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