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超好用祛濕妙招

 

濕氣一直是困擾所有人的問題。因為濕性黏滯,一有濕氣往往纏綿不斷,不容易根除。
 
 濕氣屬於陰邪,最傷人陽氣,時間長久,陽氣漸弱,痰濕加重,還容易誘發中風、癌症等大問題。
  
如果你有下面的症狀:

嘴裡感覺黏膩不爽,吃東西沒胃口,噁心,吃完容易脹氣。

 總感覺嗓子裡有痰,有時候咳不出來,尤其是早晨刷牙,噁心乾嘔,臉上、頭髮容易出油,舌苔滑膩,有齒痕或舌頭又胖又大。

體胖,減肥減不下去,還容易反彈,肉也軟軟的。
 
總是感覺四肢沉重,身體酸軟無力,不想動,容易勞累,犯困,打不起精神,有時候感覺頭髮沉,像有東西裹著一樣。

小便渾濁有異味,女性白帶多。

大便不成型,還容易粘馬桶,沖不乾淨。
 
總有濕疹、腳氣,尤其是春夏兩個季節。

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了,其實這些症狀也只是一部分,體質測試裡面痰濕、濕熱分值比較高的都屬於濕氣重,氣虛、陽虛的人屬於潛在人群。
 
很多人也都知道自己有濕氣,但最近很多人問我適不適合喝赤小豆薏米水祛濕。這裡要跟大家說一下,赤小豆薏米水偏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祛濕其實主要區分三個不通,而不同的人群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


防外濕

濕氣致病有很大原因是外感濕邪導致的,尤其是南方的朋友。

南方一年四季濕氣都很重,也有很多人常年生活在水邊。或者經常涉水、淋雨的人都容易被外濕侵襲。

這種環境下,身體一直在濕邪侵襲的狀態,最好的方法是儘量降低外界的濕氣和提高自身的免疫。

祛外濕:
如果居住的環境特別潮濕,推薦大家經常在屋子裡點艾葉、艾柱,多做做艾灸,尤其是南方的朋友。

艾草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用來艾灸可以調百病,也是養生保健最有效的方法。養生保健最好的方法不是吃藥,而是經常艾灸足三里。
 


艾煙也可以除穢(殺毒)、祛寒濕。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艾灸,那時候是秋冬季,我艾灸的屋子一直比旁邊的屋子暖和、乾燥。廣東的同事這個冬天都有用艾葉和蒼朮煙熏屋子,屋子乾燥很多,家裡和外面的濕度能明顯感覺不同。

 

這次新肺炎大家都知道跟濕邪相關(地方不同,中醫辨證不同,有寒有熱),很多醫院也都每天點艾防疫。
 
端午節前後,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這個邪就包含一部分病邪(有些疾病會讓人看起來很怪,古人以為是有不乾淨的東西),一部分濕邪、瘴氣導致的疾病。
 
對於生活環境潮濕,常做艾灸既可以強身健體,提高身體防禦能力也能讓屋子乾燥一些。

所以推薦南方的朋友多艾灸:足三里、關元、豐隆、承山等穴位,這些穴位能提高身體祛濕、防護的能力,灸的同時艾煙也能熏乾屋子。
 
豐隆穴: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承山穴: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凹陷處。

 
 
 

當然所有濕氣重的朋友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不過北方有時候太乾燥,大家最好有加濕器防止皮膚太幹。

 經常有腳氣、濕疹的朋友,沒有傷口的可以用艾葉煮水然後清洗相應部位,不僅能祛邪,還能止癢。
 
有風濕的也可以灸,不過要在醫生指導下艾灸位置,這裡就不推薦了。


祛寒濕

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或寒、或熱、或風等等。
 
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尤其是南方的冬天。

而祛濕的時候必須要分清寒熱,如果寒濕的人用了祛濕熱的方法(赤小豆薏米水),反而容易耗傷陽氣,加重寒濕。
 
很多人對症狀的分辨,只知道自己有濕,而分不清寒熱,所以我們就用體質的分值來區分,痰濕、陽虛分值比較高的人適合用下面的方法。


艾灸(穴位同上)和百陳湯調理。

百陳湯裡有茯苓、橘皮、葛根、百合、甘草和乾薑,溫燥中搭配養陰配製而成。

茯苓歸心、肺、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這個歸經就是代表對那些經絡臟腑調理的效果最好,這是用藥必須要區分的,補腎氣和健脾氣,一樣是補氣,但藥歸經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

茯苓健脾祛濕,能調肺、脾、腎三髒,這三臟也是身體主要調控水濕的臟腑。

一些人水濕運化失常導致的水腫,痰濕導致的眩暈、心慌,大便不成型,它都能調理。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而且偏溫擅行,能夠讓脾氣的運行更通暢,運化水濕能力就強。
 
溫化寒痰,寒濕,宣發肺氣止咳,是治痰(痰濕不分家)最好的藥之一。
 
乾薑溫補脾腎,脾運化水穀精微,腎主一身之水,脾腎陽氣足,則運化水濕,驅寒的能力強。

薑能止嘔,濕氣重阻滯氣機導致的總想幹嘔,吃東西噁心,吃薑就可以改善。
 
葛根升陽解肌,能夠讓清陽上升,運化痰濕,不過葛根偏涼,單用反而加重痰濕,這裡有乾薑的配伍就不會。

前三者茯苓、橘皮、乾薑都是溫熱的,所以搭配了葛根,以及能滋陰潤燥的百合,去痰的甘草調和一下藥性。

這個茶整體偏熱,對寒濕,痰多的人效果最好。


清濕熱

現在是春天,身體陽氣升發,北方的朋友發現,身體濕熱的問題反而加重了。

春季肝氣升發一身之陽,脾土容易被欺負,脾胃弱的人就容易有濕氣。
 
雖然現在溫度不是很高,但現在身體發陳,肝氣旺盛,又有春風在外偷身體的水,所以很多人都出現了潰瘍、失眠、頭痛、牙疼、便秘等上火伴隨濕氣重的症狀。

如果你體質測試濕熱、肝郁、陰虛分值高的人推薦——玫瑰荷香茶

艾灸可以選擇:豐隆、承山、足三里、太沖、行間等穴位。
 
體內的濕熱,很多時候都是不通(或肝鬱、或濕邪阻滯),氣鬱而化熱與濕邪交雜導致,清這種濕熱要清也要通。



玫瑰荷香茶裡面有玫瑰花疏肝理氣,搭配決明子清熱明目,潤腸通便;菊花清肝火、明目。

三者搭配疏肝理氣、清肝火。肝氣不鬱結,身體發陳順利就不容易有熱。

荷葉清熱解暑祛濕,升發清陽,還可以降血脂,淡竹葉清熱除煩,涼血止血,還可以利尿,是主要清熱的品。

赤小豆健脾養胃,利水除濕;苦蕎消食化積、除濕熱、通腸胃;薏苡仁清熱利濕,清濕熱的同時健脾胃,通中焦。

相互搭配清濕熱的同時,能夠通上、中、下三焦,防止陽氣鬱而化熱。

輔以桂花散陰寒、化痰生津;紅茶溫中暖胃、利尿化痰、祛風解表;既減少了寒性食材對脾胃的傷害,又暖胃暖身,對減肥調體質都有幫助。

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用沸水200毫升沖泡後,加蓋燜3-5分鐘就可以。
 
身體的症狀不完全由環境決定,也因個人體質和生活習慣改變,所以大家要以給的體質測試結果和症狀為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