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寒流來襲!切記做好這部位保暖

超強寒流來襲!切記做好這部位保暖 出意外恐腦中風





跨年夜冷鋒通過、超強冷空氣直衝而下。

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將於明天報到,氣溫將驟降10度以上,尤其跨年當天下探到3℃的最低溫。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氣溫驟降,室內外溫差大,最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有三高問題的民眾和年長者,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脖子非常敏感,一定要做好保暖。


黃建龍表示,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心血管急速收縮,因此容易出現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他說,最好等七、八點陽光出來後再離開被窩,如果有晨跑習慣,規律於凌晨四、五點起床者,則可在家先做好暖身,開門後也不要馬上外出,可讓冷風先吹進室內適應一下,再出門。

另外,由於頸動脈是心臟將血液輸送到腦血管的重要通路,加上脖子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黃建龍也建議,一定要做好頸部的保暖,避免血管急速收縮,造成腦中風。


而跨年夜許多民眾會在外參加跨年活動,黃建龍說,熬夜容易讓壓力激素上升,加上凌晨一、兩點時氣溫最低,更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發作。因此建議民眾一跨過12點就可以準備回家睡覺,不要一直在外逗留,特別是有三高問題或是年長者,在家看電視跨年就好。


除了應注意心血管疾病外,據疾管署數據統計,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數3萬5699人,雖疫情與前一周持平,無重症個案,但本周適逢跨年連假日與寒流來襲,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也提醒,民眾除接種流感疫苗外,平時也應落實勤洗手與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


適時增加衣物,自會產生體熱回暖,所以,使用電暖爐、暖被等設備,不如以衣物保暖。秋冬之際,糖尿病患循環不佳,末梢神經較遲鈍,容易發麻或腳部凍傷,應記得穿襪子。


人體下半身對溫度敏感度較低,容易被忽視。蔡凱宙說,年輕人也不應輕忽下肢保暖,痛風病患容易在天冷時關節疼痛,愛穿短褲、短裙的女生,長期下肢保暖不足,也容易腰痠背痛。他強調,保暖須重視基層,腳底溫暖,「全身都會感到暖意」。


彰化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彗倫提醒,帽子及口罩也是很重要的禦寒工具。中醫認為,頭頸部是「諸陽之匯」,即陽氣匯合之處,頭部保暖做好,熱量消耗低,全身能量都不會太快逸失。


臉部因血液循環旺盛,比身體其他部位耐寒?黃彗倫說,多數人可承受吹幾小時冷風,但戴口罩,有助保暖可避免鼻黏膜受損,尤其是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呼吸道不佳者,更需及早預防。

穴位適度按壓 有助達到身體暖和

在穴位按壓上,民眾可揉按頭頂正中央的百會、脖子後方枕骨下兩側凹陷處的風池、平行於風池穴之頸後突出肌肉處的天柱,以及手肘大拇指側橫紋頂端的曲池等四個穴位;陳宗政主任表示,每個穴位按壓半分鐘,且反覆3到5次,不但能幫助舒緩頭部到頸部僵硬現象,也能讓全身暖和起來。

按壓手指腳趾月牙兩側 改善手腳冰冷

陳宗政主任進一步說明,若屬於容易手腳冰冷者,則可按壓手指頭和腳趾頭的月牙兩側,每處以拇指和食指捏壓10至15秒,重覆3至5次,且同時旋轉指頭,加強效果,非但能刺激指頭穴位,也能促進陰陽交會,達到改善末梢靜脈循環效果。

藥膳進補視個人體質 建議經醫師評估

在食補上,則可烹調肉桂、茴香、生薑、花椒、桂圓、黑糖等溫熱食材,也有幫助暖和身體功效,但藥膳進補得視個人體質而不同,建議應由醫師診斷開立較佳;陳宗政主任指出,至於足浴,建議水量泡至腳踝3至4指幅以上高度,浸泡大約15分鐘即可,水溫比體溫高一些,一樣能達到保暖的效果。

速效暖身運動 在家也能暖和身體

若天冷不想出門,也可在家做暖身運動;壢新醫院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杜婉瑜指出,包括高抬腳原地跑步、深蹲坐椅、左右側移跳躍等速效暖身運動,都能讓身體快速暖和,其中像是高抬腳原地跑步,就是在原地跑步時膝蓋抬高至90度垂直,搭配手擺動抬高,也可增加手肘擺動高度,強化難度。

掌握居家暖身法 不怕寒流來襲

另外,左右側移跳躍,則是左右跳躍時膝蓋抬高呈90度直角,手往上擺動,也可加快跳躍速度、高舉整個手臂,增加難度;杜婉瑜物理治療師呼籲,透過速效暖身運動,不但能增加心肺功能和體能,也能使身體快速達到暖和效果,對抗寒流來襲。


魔鬼時間謹慎守元氣

中醫、藏醫、阿育吠陀醫學都教人順應自然節律,養生要四時有別。西醫用歸納統計的方式找出疾病好發的「魔鬼時間」、「黑時間」,像是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最容易發生在寒冷的清晨。

養生宜隨「季」應變,若一年到頭始終如一,就怕越認真,身體狀況越多。要用身心感覺、回應季節的變化。

天冷了,不要像天熱時一樣,堅持晨起練跑,或上健身房拚命重量訓練。血管較弱的人要和緩、心平氣和地度過冬天,肺部或體質虛弱、易感冒的人,能休息就不要到處跑。


尤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冬日裡清晨劇烈運動與猛烈的情緒波動。有時並非自己大喜大悲大怒,而是身邊有情緒不定時大爆走、咆嘯尖叫的人,若自覺無法負荷時,可以不用理他,找理由溜走,這不是無情,是「明哲保身」。


冬季想從睡和吃兩方面來養生,有以下原則:

1.早早就寢,晚一點、緩一點起床。若條件允許,中午再小睡20~30分鐘。

2.吃飯七、八分飽,但是不要為了減肥而挨餓。食補、藥補需依照個人體質,忌進補過度。


熱血保身5招

人體有自癒能力,但是如果體溫太低,自癒力、免疫力的效能會大打折扣,所以應付寒冷冬天,先要讓自己熱起來!


第1招:寒流來襲,多賴床一下沒關係,不必勉強在寒風中晨起運動或操勞。減少搭車次數、多步行,閒暇時穿上好走的鞋,走路到全身暖呼呼,讓血液熱起來,並流到指尖、下半身、足部,感受這股暖流,一整天都會很舒服。


第2招:雖然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是萬寒、萬病之源也始於足。冬季時保持足部暖和,較容易進入熟睡狀態,可以在睡前泡熱足浴,或充分按摩腳底與小腿穴位(我會特別加強湧泉穴、太衝穴、三陰交穴),也可以穿襪子入睡,3種方法擇一。此外,我觀察到很多人會赤腳踩在冰冷的磁磚上,建議冬季還是穿著室內拖鞋吧!


第3招:日常衣著不露肩、不露肚,戴上帽子、圍巾,善用物理方式阻絕寒氣入侵。到風大空曠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記得戴口罩,預防吸入冷空氣造成呼吸系統不適,以及預防流感擴散。


第4招:藉助靜脈雷射療法改善血液黏稠度、增加帶氧量、促進微循環。雷射產生的熱效應是透過和緩的熱能,使分子能量與碰撞頻率增加,藉此激活血球活動力,達到保養血管的目的。對於體弱臥病、關節損傷無法自行運動的人,靜脈雷射提供另一種促進血液循環的方式,不過須由專業醫師診斷、執行。


第5招:替長輩按摩、搥背、拍打,或者撫摸愛人、寵物,是讓手部暖起來最快的方法,比成天握著暖暖包更有效且環保。我常說,利他就是利己,你以為是孝順,幫老爸老媽、爺爺奶奶服務?其實受益最多的是自己,改善末梢循環、氣血通暢,有助間接預防三高。


排寒保命4式,開心是關鍵


不隨便吃藥、靜心調氣、保持善意、轉化自私狹隘的想法、放下執念時,你的熱心、熱血就能讓身體維持在良好的健康狀態,這是最好的排寒。


第1式:許多消炎止痛藥有解熱的功能,但是服用前務必檢視自身狀況,並徵求醫師建議,若無特殊需求,就不應一直藉由吃這些藥來降體溫。不要一不舒服,或聽人家說「這個好」,就胡亂買藥吃。


第2式:從飲食著手,去冰飲、改喝熱湯,啜飲溫熱開水代替可樂及其它含糖飲料。多選燉煮類的溫帶料理,少吃涼拌式的熱帶菜餚。

找出能讓自己溫暖發熱的食物類型,可能是黑糖薑茶,也可能是蘇格蘭人的「生命之水」──威士忌Whisky。以前生活在藏區有青稞酒,現在吃火鍋則常會配壺溫清酒,我發現這樣比較容易消除我腹部的寒氣。然而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暖身飲食還得靠自己慢慢找出來。


第3式:靜心理氣。我們常說「心寒」或是「心涼了一截」,事實上,若內心鬱悶、冷漠、貪婪、厭世、驕傲、緊張不安,還真的會使體溫降低。

有的西藏修行者透過練習「拙火定法」改變習氣、屏除心中錯誤的見解。火息入中脈,體溫將升高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師父檢驗弟子的功力,會以冰水浸濕的布反覆覆蓋在其身上,看能否一再用體溫讓布烘乾,若是可以表示修煉有成,從此百寒不侵、萬病不染。拙火要依地緣與機緣,有師父教才能練。

一般人想要靜心理氣,練氣功、瑜伽、太極、八段錦、易筋經都很好。


第4式:利他轉念。透過種種利益他人的行為舉動或善意的念頭,從暖心開始,能使身體逐漸暖起來。芬蘭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曾製作各種情緒的體溫分布圖,自傲、怒氣衝天的人都是上半身熱、下半身冷,尤其悲傷、低落時身體最寒。而害羞、焦慮、妒嫉則會四肢冰冷。

想要全身暖暖的,「愛」與「幸福」是解答!感受被愛、去愛人,覺得開心、幸福,不只心頭暖洋洋的,全身體溫也會隨之升高。



防寒保暖的食材藥膳


防寒保暖的食材、藥膳非常多,哪些是適合冬天的溫熱性滋補食材?以下幾種具溫補腎陽、心陽、脾陽的食材藥膳,慢性病患者可根據體質、病況而選用。

 

1、甘溫熱性的肉類食物:如羊肉、鹿肉、牛肉等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熱量高,禦寒效果好。


2、甘溫熱性的根莖類食物:如胡蘿蔔、馬鈴薯、山藥、牛蒡、地瓜、菠菜根等根莖類蔬菜,因含有大量的鐵、錳、磷、鈣等礦物質,與禦寒肉食配合食用,不但可以增加禦寒力,還可清除肉食中多餘的膽固醇。


3、富含鐵質食物:如動物肝臟、雞肉、蛋、豆類、香菇、黑木耳、芹菜、菠菜等可多吃,與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同食,可促進鐵質吸收,使各種營養成分能充分氧化,產生熱量,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


4、辣椒:辛辣可使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可抵禦寒冷。


5、核桃仁:能補腎強精,含脂肪40~50%,這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所含糖類又能產生高熱量,含有卵磷脂和維生素E能增強細胞活性,促進造血功能。一顆核桃就是一個產熱的營養方,冬季食用有很好的防寒保暖作用。對老年氣喘、腦力減退,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6、栗子(板栗):甘溫補腎,腎虛怕冷而又腰膝無力者,常吃有益,與糯米一同煮粥,常吃還可治療慢性結腸炎所致的寒瀉。


7、韭菜:屬於熱性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群、鈣、磷、鐵,煮熟吃可助陽暖腎,增強禦寒能力。凡背心冷、腰膝酸冷者,常吃有不錯效果。


8、薑棗紅糖飲:用生薑10克、紅棗5枚、紅糖15克煨成湯,服用後,會頓覺全身暖和舒暢,還能防治冬天風寒感冒。


從「心」啟動健康的開關,就從成為自己和別人的「冬陽」開始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