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高維智慧

中國古代的高維智慧!讓現代人震撼!


 


什麼是天人合一?

 

人體有365個穴位, 一年剛好365天。


人體有四肢, 一年有四季。 

人體有12條經絡, 一年剛好12個月。 


脊椎有24節, 一年剛好24個節氣。 

人有7竅, 一個星期有7天。 


人與大自然完全吻合! 

 

人本天地之氣而生,故而人體必須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和變化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保持機體陰陽平衡。我們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事實上《黃帝內經》早就發現了這個原理,太陽系裡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運轉,和人體內五臟六腑的協作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也是五行相生相剋的基本原理。

 

人的最高層次的修身養性,就是把自己融合進萬物運轉的時空迴圈當中。因為大到宇宙天體運行,小到人體五臟六腑,其運行邏輯上都是一樣的。



對於很多悟道、修行的人來說,就是為了使身體的運作秩序將同外界的宇宙天體一致,你就變成了宇宙天體在世上的一個投影,然後做到了忘我、無我。

 



 

再比如古代人所說的人體內的小周天,其實代表月球圍繞地球運轉的這一系統;人的脊椎有24節,隨著身體的迴圈,每一個骨節都會發生相應的感應。而根據對這些微妙變化,古人體會到了一個週期應有的變化節點,於是把中國農曆的一年分為了24個節氣。

 

所以,人身上每一點都在宇宙之中有著其對應點。通過反觀與內視,所有的星系都會在人體之中找到對應的位置,比如五臟之中的28星宿,比如命門之中的銀河系。的本質就是不斷提高自己與自然的共融能力,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什麼是順勢而為?

 

2017年,諾貝爾獎的其中一項獲獎理由是: 他們發現了地球生命節律的分子機制,使之與地球律動(每24小時一個週期的晝夜節律)保持同步。

 

簡而言之,他們研究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生物鐘

 

西方人現在才發現人體生物鐘,而《黃帝內經》裡就已經詳細地描述了人體生理、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六十年節律、三百六十年節律。

 


 

就以七日節律來說,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寫道,如果外感風寒,即使不治療,只要不發生合併症或併發症,一般 7 天就可以自行痊癒,如果 7 天不好,病程就會延至 7 的倍數,14 天或 21 天,這種規律被稱為七日節律。

 

動物和人的懷孕週期都是 7 的倍數。

 

雞孵蛋:7×3 = 21

 

貓懷孕:7×9 = 63

 

兔子懷孕:7×4 = 28

 

老虎懷孕:7×15 = 105

 

人類懷孕:7×40 = 280

 

七日節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受太陽和月亮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陰曆(中國傳統日曆)一個月有 28 天,一個月存在四次潮汐,28 除以 4 就是 7 天,因為人類祖先來自海洋,人體大部分是由水組成,所以人體七日節律,也可以看成是潮汐律,這就是天人合一。

  



 

中國的傳統日曆(陰曆、農曆)還是非常有用的,有時候晚上,我經常教我的小徒弟根據月亮的大小判斷日期,基本絲毫不差,二十四節氣歌小傢伙從小就會背,根據節氣進行農耕,這點陽曆就做不到。

 

我們做事經常強調要順勢而為,其實就是順應規律和節律而為,踏准了節點和大勢,往往事半功倍。

 

什麼是望聞問切?

 

人的性格是由人體五臟經脈的先天和後天盈虧所決定,五臟經脈的病變會影響和改變人的性格,先天和後天的不足也影響人的性格形成,長期偏食酸甜苦辣或偏食五穀之一也會改變人的性格。

 

內臟的變化可以改變性格,進而改變你的容貌,反過來通過你的容貌變化又可以判斷你的內臟病變,內臟與外貌互為表裡,就如同一個雞蛋孵化成小雞的過程,它們內外是有聯繫的,是互為表裡的。

 

所以中醫可以根據你的外觀,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你身體內部的病變,水準高者,可以通過你的外貌判斷你的內臟盈虧,在通過內臟的盈虧來判斷你的性格和人品,玄之即為看相算命。

人的性格影響內臟病變:

怒傷肝,

喜傷心,

憂傷肺,

思傷脾,

恐傷腎,

反之亦然,調理五臟可以改變性格,但命運和面相不是一成不變的,相由心生也由心改。

 

什麼是禮樂制度?

 

現在的人視《詩經》為小兒科,其實《詩經》的學問很深,《詩經》是可以唱的,是有音樂、有曲調的,可惜這些音樂曲調失傳了,音樂能修身,能改變人的性格,能調理內臟,現在西方才知道音樂療法,中國幾千年前的古人早知此道,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都是可以唱的,都是有音樂有曲調的。

 

頌《詩經》可調理內臟,道家有「六字訣」養生功,其中「六字訣」可以調理內臟:

 

「噓」字訣(調理肝膽疾病)

 

「呵」字訣(調理心和小腸)

 

「呼」字訣(調理脾胃疾病)

 

「呬」字訣(肺與大腸疾病)

 

「吹」字訣(腎與膀胱疾病)

 

「嘻」字訣(理三焦疾調病)

 

其實包括詩經在內的很多古代詩詞和文章裡的語氣助詞都有此功效,

如:兮、之、乎、者、也、嗚、乎、哀、哉......

因此常頌讀《詩經》、《楚辭》有益身心健康,間接調理內臟,達到修身之效。

 


 

音樂不僅能調理人的內臟,達到修身之效,另外還能開智,這也是中國古代宋朝以前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來感受一下強大的頻率,不同的聲音呈現不同的紋理


什麼叫胎教?

 

胎教聽好的音樂,不僅開智還能使胎兒的身心得到健康地發育,出生後要「睡腦袋」,腦袋睡得正,五官就端正,五官端正不僅容貌好,還能使小孩有一個好性格,在學習中聽著音樂學習效率會更高,聽著音樂進入夢鄉,會產生層層聯想,是對大腦細胞最好的調理(戴耳機效果更好,但可能會影響聽力),聽著音樂工作,工作會更輕鬆,體力勞動也會變得不那麼累,科學家聽音樂靈感會更多。

 

什麼叫習武健身?

 

為什麼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因為他們都能修身養性,只是方法不同。先天體弱膽小的人,通過武術鍛煉,能調理內臟,增加膽量,練武會增加精氣神,其實治病最重要的是有針對性的身體鍛煉,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只要不是急症,應該鍛煉為主,藥物為輔,但因為鍛煉不掙錢,所以社會慢慢形成以藥物為主,像五禽戲易筋經等沒人去研究。

 



 

為什麼要勞動?

 

古人以勞動修身,觀萬物以悟哲學大道,也就是《大學》裡的「格物致知」,這是「為道日損」的大智慧。

 

道家從萬物的生長頓悟宇宙的規律,認為宇宙是循環的,聖人應該參與宇宙循環之中,所以四體要勤,而且認為五穀補五臟,通過勞動、食五穀來修身,采天地之氣以養人體小宇宙。

因此道家認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達不到修身、悟道的真境界。所以老子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為什麼漢服很重要?

 

傳統的漢服,飄逸灑脫,有禮有節,穿之可生儒雅,給人的精神面貌也好,服飾對人的性格有影響,也影響周圍人對你的態度。穿比基尼、超短褲,會不穩重,不端莊,看看現在女人的服飾,能露的都露,不能露的也露,這是受西方性感文化所影響,基本蠻夷化了。

 

為什麼頭髮要盤上?

 

就以男子髮髻來說,把頭髮用力盤在頭頂,使人感覺神清氣爽,會令人拋除煩惱,精神飽滿,在用力盤、擰的過程中也是對頭部穴位脈絡的按摩,毫不誇張的說古人這種髮髻能提高人的精、氣、神。

 

一個人的服飾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民族服飾也能影響他的文化。這就是中國先人的智慧,中國人信仰的,是建立在哲學高度之上的高級文明!

 

可惜,古代的中國每被蠻夷部落征服一次,文化就丟一次。每一次奴役都是對中國精神的摧殘。直到近代,又被西方文明嚴重侵染,導致中國很多智慧被丟棄了……

 


 

如今,傳統文化的精髓,被我們一路丟棄,丟棄了很多很多差,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後代會大大方方的把這些文明一路撿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