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可憐,砌井可惡
《井底之蛙》的典故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一隻青蛙住在一口枯井裡。它以為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大海就是那一汪只漫過自己腳面的臭水,最可口的美食無非就是井底的青苔和小蝦,而天下最好的居室也不會好過自己居住的這口足以遮風擋雨的磚砌的枯井。
它每天在枯井下的爛泥裡優哉遊哉地散步,餓了就啃幾口井壁的青苔,困了就鑽進井壁的縫隙裡睡覺,興致來了就逗弄逗弄臭水裡的蝌蚪或者在爛泥裡打個滾兒。生活是如此的愜意舒心,它覺得幸福極了。
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隻海龜。
(著名畫家朱乙夫先生油畫 雲上的日子)
海龜從浩瀚的大海游來,無意中爬到井蛙居住的枯井旁。
青蛙立即招呼海龜:“來呀!來呀!今天你太幸運了,快來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吧!”
海龜爬上井沿。井蛙得意地向海龜介紹:“你看我的居室多麼寬敞多麼舒適呀,這裡簡直就是天堂!每天我都在海裡歡快地暢遊,累了就用海泥埋住四肢,讓水浸過兩腋,舒舒服服地打個盹兒。這裡沒有大風大浪,歲月靜好,世界上的一切都盡收眼底,而這些都得益於堅固的井壁的保護。老兄,你見過這麼寬敞、漂亮、舒適的居室嗎?你難道不想下來觀賞觀賞,一飽眼福嗎?”
海龜探頭望著這只井底之蛙,井底爛泥散發的臭味熏得它一陣陣噁心。它說:“青蛙先生,你確定你的腳下是海嗎?你的眼界、見識都被這口井困住了,所以天地之廣闊,已經超出了你的想像。很久以前,雨澇九年,海水不見其多,大旱七年,海水不見其少,由此可知,用千里都不足以形容大海的浩瀚,用萬丈都不足以表述大海的深度。世上的萬物,也是數不勝數,在天地之間遨遊,那才其樂無窮。而你所謂的靜好舒適的居室,不過是一口枯井而已;你眼中的樂趣,只是在汙臭的一汪死水裡撲騰罷了,這怎麼能和仰望星空、暢遊大海、與萬物為伴相比呢?”
寫到這裡,莊子收筆,給人們留下了想像空間。
那就讓我們來擴展一下。
青蛙聽完海龜的話,目瞪口呆,引發了它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思考。思考的結果無非有兩個。
一、繼續自大。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青蛙以自己的蛙生經歷做出判斷:海龜是在編造謊言。
每逢下雨,即使有井沿遮擋,井下的水位往往都會上漲到它的脖頸,怎麼可能會有九年大雨而水位不見漲的地方?在如此寬敞的井下生活了這麼多年,它親眼所見的物種屈指可數,而海龜竟然說世上有萬物,萬物是多少?哪裡能裝得下?這樣的無恥謊言簡直不值一駁!
那麼,海龜為什麼要編造這些彌天大謊呢?很顯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引它出井,然後海龜趁機霸佔這天底下最為寬敞舒適的居所。
識破了海龜的伎倆,青蛙的優越感、自豪感暴漲了十倍。它越發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為幸運、最為幸福的蛙,它驕傲地環顧四周,決心誓死捍衛這也許是上輩用鮮血換來的美好家園。
二、試圖改變。海龜所描述的井外的景象,使青蛙陡然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意識到自己的見識短淺、思維狹隘。
它發揮想像力,想像在那遼闊湛藍的大海裡暢遊的美妙,想像和眾多新朋友相處的歡愉,想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涼爽的樹蔭下酣睡的舒暢……
它有生以來第一次產生了和自豪、優越、幸福這些自鳴得意的情緒截然相反的感覺。它為自己的盲目自大而羞愧,為自己生活在一個汙臭的爛泥坑裡感到羞恥,更為自己無知地讚美這個臭坑而感到無地自容。
知恥而後勇。它決心改變。它要逃出這個臭坑,去融入另一種或者說本就應該擁有的生活。
它憋足了勁兒縱身一躍!可是,枯井太深了,它跳不出去。經過幾次嘗試、幾次碰壁,它已經精疲力竭、身負創傷。它無力逃出這個臭坑。然而,雖然它沮喪過、氣餒過,但是自從知道自己是被禁錮在一個狹小的臭坑裡的那一刻起,逃出臭坑的信念就再也沒有喪失過。
它在等待,等待逃出的時機。也許一場大雨,逃出的時機就到來了!
結語:《井底之蛙》的故事誕生千百年來,所有人都在嘲笑井蛙的可憐、可悲、可歎,卻沒有人追問置井蛙於可憐的原因。
其實原因一目了然:是那口枯井禁錮了青蛙,是砌井者將青蛙置於可憐之地。青蛙的可憐,源于砌井者的可惡!
拆掉那口井,青蛙將獲得重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