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痔瘡,結果是腸癌!

以為是痔瘡,結果是腸癌!這種看不見的便血可能也要命,趕快自查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痔瘡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據中國肛腸協會調查統計,全國肛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其中痔瘡占87.25%,可以說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疾病。


便血作為痔瘡的常見症狀之一,就更加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其實便血並不一定是痔瘡的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在作祟

 

案例


最近半年,五十多歲的李先生經常出現便秘、便血的情況,他感覺自己應該是得了痔瘡,並沒有放在心上,還買來一些痔瘡藥物進行治療。 沒想到之後倆月,李先生的便血情況加重,還消瘦了不少……


後來李先生去醫院做了直腸指檢和腸鏡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直腸上有一個腫塊,活檢後最終被確診為腸癌。




這樣的事例其實並不少見。那究竟怎麼判斷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呢?

 

一、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


如何區分?


1、痔瘡便血


血液特徵


鮮紅色,呈滴狀或噴射狀鮮血,血液未與大便混合,往往是大便表面帶血,或者擦拭後廁紙上帶血




排便表現


排便次數基本不會變化,有時因為患者害怕疼痛拒絕排便,可能會出現次數的降低。


其他症狀


一般只會在排便時伴隨肛門疼痛

 

【這樣做讓痔瘡遠離你】


做好肛周清潔


便後應從前往後輕柔擦拭肛門,不易擦乾淨時可換用濕紙巾(不建議使用含酒精成分的),選擇盆浴或蹲位時用淋浴噴頭沖洗肛門。


藥物坐浴


可以用高錳酸鉀片溫水坐浴,每次10-15分鐘左右,殺菌消炎。




日常多做提肛運動


全身放鬆,吸氣,同時肛門向上提呼氣時肛門放鬆。早晚各1次,每次做30下。長期堅持可以對痔瘡有所改善。

 

2、腸癌便血


血液特徵


暗紅或黑色,大便內混雜血液,且伴有粘液,還可能糞便不成型、直接排出膿血。


排便表現


排便次數明顯增多,且有排不盡的感覺,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往往還可能伴隨著肛門下墜和肛門不適感。




其他症狀


消化不良、腹痛等,並且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前期表現為間歇性疼痛,後期則逐漸轉變為持續腹痛和腹脹。

 

【預防腸癌注意這兩點】


改變飲食習慣


要注意減少高蛋白、高脂肪以及低纖維食物的攝入,這樣的飲食易在我們體內產生大量有害代謝物,反覆刺激腸道上皮誘發腸癌。


儘量多吃茄子、燕麥、綠葉菜等高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高危人群定期體檢


年齡是癌症的「第一高危因素」,所以建議50歲以上人群5~10就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還有抽菸喝酒、久坐不動或者腸癌家族史等危險因素,更應該縮短篩查間隔。

 

二、注意,這些疾病也可能是便血元兇


1、肛裂


肛裂指的是肛管肌膚破,它常常合併有便秘、大便乾燥等症狀,這種情況的便血往往表現為鮮艷的紅色,並且以排便時滴血或便後紙上擦血為主,很少引起大出血。






肛裂患者平常可以多吃些如綠葉菜、獼猴桃、火龍果、蘋果等蔬果,以改善便秘情況。


此外可採用藥膏、坐浴等保守方式進行治療,如果症狀仍然嚴重,最好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2、腸炎


腸炎有很多種,比如病毒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等等。一般來說,腹痛、腹脹和腹瀉是腸炎患者的典型症狀。


但是當病情比較嚴重時,一些患者會開始便血,特別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便血的症狀比較明顯,多表現為黏液膿血便




 

三、這種「看不見」的便血也可能「要命」


1、肉眼看不見血液——潛血


潛血是無法肉眼辨別的便血,也就是患者肉眼所見大便顏色正常,但體檢的時候化驗便常規會提示便潛血陽性


此外,潛血並不一定意味著出血量少,一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他們的出血量很多,但血液在從食道到肛門這個旅程中已經被消化液分解成各種碎片了,只有通過潛血實驗才能找到它的蛛絲馬跡,因此不可對其輕視。




 

【專家提醒】


潛血實驗弱陽性,並不一定是便血,飲食中的動物肉(主要是紅肉)、或服用含鐵的藥物,也可以造成潛血弱陽性的假象

 

2、顏色不似血液——黑血


黑便即黑色的大便,可呈柏油樣,其顏色跟跟印象里血液的顏色很不一樣,但這其實也是體內出血的一種表現


當食管、胃、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時候,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含有的鐵,在小腸內細菌的作用下形成黑色的三硫化二鐵,這就會導致大便呈黑色。




當出血量在5070毫升以上時就可出現黑便;而大便黑亮如柏油時,說明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如果連續34天解柏油樣大便,說明出血量可能達1000毫升以上,需立即送醫急診。


因此,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現了便血症狀,一定要儘快明確病因,尤其伴有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診斷,以免拖出大危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