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兩個穴位,循環陰陽

按兩個穴位,循環陰陽,打通全身經絡,從頭一直補到脚!

 

中醫調病養生,主張天人合一,認爲人與天相應,形神一體,這種狀態下是最健康的。

 

人身上正好有兩個穴位,一上一下,象徵著天地陰陽,灸透這兩個穴位,可通達天地,循環陰陽,疏通全身經絡,臻至天人合一!

 

涌泉穴,腎經源泉 

 



很多人都知道,脚底有個涌泉穴,鼎鼎有名。但很多人不知道,涌泉穴不光名氣大,功能還很强大,是中醫針灸裏有名的强壯穴。把它打通,人體腎之經氣會從脚底如泉水一般涌出,從脚一直補到頭,爲身體提供旺盛的生命動力,故中醫稱之爲涌泉。

 

我們把脚趾頭向下彎,在脚心處會形成一個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了。不論男女,時常艾灸涌泉,好處是很多的:

 

1補腎强體


涌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乃腎經源頭,腎經之氣由此而生,猶如源泉之水,灌溉周身四肢,固本扶正、强健腎元!
有些人練金鶏獨立,想把氣血引到脚上,實際就是引到涌泉穴去,此爲引血歸源,可使讓腎精充足,耳聰目明,身强體健。


2備孕暖宮


腎中之元氣,爲先天之本,生命的原動力,對五臟六腑有溫煦、滋潤、濡養、激發等作用,女性許多疾病往往和腎元不足有關,比如宮寒不孕。
涌泉作爲腎氣源頭,想要備孕的灸友,晚上睡覺之前不妨用熱水泡脚(艾草煎水更佳),泡脚後艾灸或按摩刺激足心處的涌泉穴,可達到補腎養身、溫暖子宮的目的,爲優質懷孕打下良好基礎。


3養神安眠


中醫認爲,腎屬水臟,水在下;心屬火臟,火在上。正常情况下,心火溫暖腎水,使腎水不寒;同時腎水上濟于心,使心陽不亢。
很多人年紀大了,心火腎水無法平衡,就容易心腎不交,五心煩熱,從而失眠,此時艾灸涌泉穴,配合神門、內關,可交通心腎,堅持一周到一兩個月,失眠症狀大多會明顯好轉,慢慢痊愈。


4引火下行


除了補腎元,涌泉還是人體火氣的源頭,有納火、引火下行之功效,且中醫說經脉所過,主治所及,涌泉雖然在脚上,却能通過經絡傳導調理人上半身的上火問題。


曾有一位灸友咽喉上火、疼的難受,就醫後確診爲慢性咽炎,服用多種抗菌藥和清熱解毒藥均無效,表現爲咽部微紅不腫,平時手脚冰凉。我們建議她溫灸涌泉及照海,調理7天,症狀消失大半,堅持一個月後痊愈,未見復發。


爲了達到更好的引火歸源效果,可以先熱水泡足10分鐘,然後艾灸涌泉,堅持上火的人,艾灸後上火的人,均可多灸涌泉。


百會:一身之宗,百神之會





百會穴很好找,就在我們頭頂,髮際正中直上7寸,或耳尖連綫的中點就是。最早的時候,百會也叫昆侖,意爲群山之巔,陽氣的頂點,俯臨大地,溫暖周身(因爲與脚後跟的昆侖穴同名取消)。


道家稱百會爲"一身之宗,百神之會"。意思是許多的經絡穴位在這裏彙聚,所以百會亦被稱爲三陽五會,四周經穴密布,有百脉朝宗之勢,很多的疾病調理,都可以找到它。


1凡腦部疾病,找百會


中醫說腦爲元神之府,管理整具身軀,百會穴盤踞此地,自然要負起保障一方安寧的作用。所以,但凡腦部疾病,頭痛腦熱,都可以找百會穴。
除此之外,對于人體最重要的氣血循環,百會穴也有奇效。它坐鎮人的腦袋中間,總領一身陽氣,諸陽之會。經常按揉或艾灸百會,可升陽提氣,疏通經絡氣血,使人中氣十足,被稱爲百歲穴。


2凡內臟下垂,找百會


我們發現,人老了,身材會變得傴僂,皮膚鬆弛,眼袋下垂,乳腺下垂,內臟也會跟著下垂。究其緣由,是中氣下陷,升陽無力,氣血無法托起身體的緣故。


比如很多年輕人有胃下垂,長期艾灸百會穴,或者每天用手指頭在百會穴上旋轉按摩30~50下,可以很好地幫助提升中氣,固護陽氣,將胃慢慢地托起來,繼續爲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


按摩百會的時候,可以試著閉上眼睛,慢慢感覺,隨著按摩的時間加長,會感到頭頂處微微發脹。待按摩結束之後,睜開眼睛,會感到眼睛都明亮了很多。這是因爲肝開竅于目,按摩百會有助于幫助肝經的氣血上行滋養眼睛。


3增强記憶力,找百會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繁忙,學業緊張,壓力大,記憶力越來越差,二三十歲的人,忘性比家裏的長輩還大,這是蠻嚴重的事,年輕時記憶力不行,老了還不得老年痴呆?


所以保護自己的記憶力,要從年輕做起。《內經》中便說:腎主骨生髓髓者以腦爲主,意思是說腎氣是大腦的最大供養者,而記憶力由大腦控制,可見記憶力好好,與腎氣强弱密切相關。


小孩子記憶力一般都很好,因爲純陽之體,腎氣充足。但隨著年紀增長,有些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包括許多老人,記憶力也會衰减,此時都可以艾灸百會,封鎖幷增强腎氣,增强記憶力。


注意:百會朝天,通天合陽,涌泉接地,通地合陰。涌泉穴與百會穴,均與陽氣有關,在三九天配合施灸,天地相合,可使人體內的陰陽小循環,與自然界陰陽的大循環契合一體,有助于頤養天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