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話養生


處暑時節話養生




    現在是立秋後, 823日處暑 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所謂的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預示著炎熱正式消退。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涼爽的秋季真正來臨。此時,除部分地區仍會感到“秋老虎”的餘威外,廣大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所以,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處暑暑去”、“處暑寒來”的說法。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

二候天地始肅;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這個節氣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是對處暑氣候的最好描繪,
而“一場秋雨一場涼”和“晝熱夜涼”則是處暑時節的明顯氣候特徵。

處暑民俗

處暑節的風俗習慣,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主要是過七月節,在這期間有以下幾種習俗需要注意。

 

祭祖迎秋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也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正是漁業收穫的時節,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蝦貝類發育成熟。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薑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氣候收斂,作物成熟,萬物收藏的時節,也是人體之陽氣收斂的時節。所以,處暑時節的養生應根據“養收”的總原則進行調養。

    
 處暑養生


    (一)調節起居,加強鍛煉,貯存陽氣,緩解秋乏。

進入秋季以後,天地之陽氣由升浮趨於沉降,人體生理功能也相應趨於平和,陽氣逐漸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人體會進行自身調節,因此在處暑前後這段時間,很多人會出現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想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

所以,我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變夏季晚睡晚起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做到早睡早起。同時,適當進行午睡,這也利於化解秋乏。此外,要利用早晚氣溫較低的時間,適當加強鍛煉,如登山、散步、做操等。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特別是下午感到特別疲乏時,伸個懶腰就會馬上覺得全身舒展。

〈素問.四季調神大論篇〉中提到秋天3個月,風變得比較急,萬物變色,人應該「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要是不這樣做,損傷的可是肺氣,在損傷肺氣的當下,人不一定會立即感到不舒服,但已經種下隱禍,等到了冬天,就會出現「完穀不化」的拉肚子狀況。若不想冬季常跑廁所,還是乖乖跟雞一起起床比較明智。

還可在室內養些花草,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綠蘿等綠色喜水植物,既可美化居室環境,又可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還有利於保持空氣濕度。儘管處暑節時白天仍然較熱,但早晚還是比較涼快了,所以早晚要注意增加衣服,晚上睡覺注意防寒。


    (二)調整飲食,滋陰潤燥,營養肌體,補充津液。

處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雨量減少,空氣中的濕度也相對較小。在人們感受秋高氣爽之時,其實燥氣也在加重,使人們感到皮膚、口鼻相對乾燥,故應注意秋燥的預防。

對應四時,秋季人體肺經當值,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所以,處暑飲食調養應適當增加酸性食物,可多吃山楂等時令水果和番茄、茄子、馬鈴薯、梨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為防“秋燥”,在飲食調理方面應注意少食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因多數蔬菜和水果性寒涼多水分,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且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及無機鹽、纖維素,可以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但食用新鮮果蔬一定要適量。同時,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此外,還要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雖此時氣溫還偏炎熱(如秋老虎天氣),也不宜再多食冷飲食品,以保護脾胃消化功能。

由於夏天人體消耗多而吸收少,故在天氣稍涼之時,應注意肌體的補充,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補。


    (三)調理情志,穩定心緒,收斂神氣,保養生機。

處暑到了,秋涼之風漸起,肅殺之氣漸生,由於“天人感應”效應,人們極易產生消沉心理和煩燥情緒。

所以,處暑養生應預防“秋燥”和“悲秋”兩種不同形式的心理問題。為此,我們應早睡早起,保證睡眠,以使情緒安定、心情寧靜,排除自然界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

要適當開展活動,舒展心情,收斂神氣,使情志與“秋收”相應,符合秋天養“收”之變數。

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人體也處於收穫的時期,肌體已由活躍、外向、支付階段,轉變過渡到沉靜、內向、積蓄的階段。因此,人們的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既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性要平和,情要平穩,心要清明,神要清靜,在時令轉變中,保持心平氣和,神安情靜,注意調整身體和心息,不失時機地充分保養生機與培固元氣。


 冷不冷熱不熱,小心秋老虎

雖說處暑已經「出暑」了,不過秋老虎一旦發威,頭頂著大太陽,還是會讓人像夏季一樣爆汗。下場雷雨、一個颱風來襲,天氣又不一樣了,要冷不完完全全冷、說熱又不是徹徹底底的熱,季節交替的時候,總是多變。而氣候異常的現象,近幾年又特別容易發生,多事之秋,若出門在外時間長,薄外套帶一件,即是對感冒最好的預防。

以下 4 點幫助你精神滿滿地步入秋天!


1. 睡「子午覺」補元氣

中醫認為處暑之後,自然界的陽氣便漸漸收斂,此時人們也要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睡眠作為一種養生方式,入秋之後我們可以試著睡「子午覺」來補元氣。

「子時」代表晚上的 11 點到凌晨 1 點,「午時」則是上午 11 點到下午 1 點,中醫認為而這兩個時段分別是一天當中陰氣、陽氣最重的時候,若在這兩個時段好好休息,就能避免掉體內氣血的陰陽失調。

我們可以在中午時小憩一下,晚間 11 點後熟睡,消除入秋之後容易遇上的「秋乏」現象。


2. 吃這些食物防秋燥、秋乏



「秋乏」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春困秋乏」,我們在這兩個季節中最容易產生疲倦感,是因為季節變化使身體進入調整階段。

除了剛剛提到的睡子午覺,飲食方面還能吃一點清淡又滋潤的食物,如芝麻、水梨、銀耳、蜂蜜、甘蔗等──這些食物也能防「秋燥」,也就是此時空氣水分漸漸減少導致皮膚、呼吸道出現的乾燥現象。要防秋乏與秋燥,辛辣、烤炸類的食物也要少吃,這些食物容易加劇身體的乾燥及疲乏感。


3. 多吃白色食物「養肺」




也因為日暖夜涼、水氣減少的秋燥易傷肺,此時很容易出現咳嗽與咳痰等症狀。秋季時候我們要著重於「養肺」,而根據中醫的五行理論,肺臟對應白色,所以秋季應多吃一些白色食物可以達到潤肺效果,如水梨、白蘿蔔、冬瓜、銀耳、蓮藕、蓮子、山藥等食物,烹調食物也要記得多採用清蒸或煮燉方式。


4. 潮濕高溫仍要注意「健脾袪濕」





雖是這樣說「處暑」,但亞熱帶氣候的台灣此時仍舊相當潮溼高溫,這樣夏末秋初的時節仍然要注意「健脾袪濕」,也就是照顧消化系統與去除體內濕氣。

可以是適時吃一些四神湯,利用伏苓、山藥、芡實、薏仁、蓮子等藥材促進腸胃的蠕動、利水利尿;或做一些運動流流汗,並多喝水、少吃冰涼食物,身體乾爽精神自然就會好起來。

處暑養生 別錯過這3食材1穴道

飲食原則除了滋陰潤燥外,由於早晚溫差拉大,因此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問題,可以多吃潤腸通便、改善血管硬化的食材為主。




芝麻

芝麻營養豐富,除了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卵磷脂、維生素ABDE 等營養物質,常吃芝麻,可保肝、護心臟血管,還能清除細胞內衰老物質「自由基」,延緩細胞衰老。

以中醫觀點來說,自古以來,芝麻就被視為延年益壽的滋補聖品,能補中益氣、滋養五臟,也能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問題,彭溫雅表示,芝麻有黃、白、黑3種顏色,黃芝麻補脾胃、白芝麻補氣潤肺、黑芝麻補腎,這個時節3種一起吃最好,若是體質偏熱的人此時可以多吃黑芝麻,增強體質。

其中黑芝麻、白芝麻對男女老幼都有好處,黑芝麻能滋補、烏髮、通便、解毒,白芝麻則能補益氣、滋養五臟、強健筋骨、潤腸胃。





芋頭

《本草綱目》記載,芋頭可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從中醫養生觀點來看,芋頭味甘、性平,有益胃寬腸、補益脾腎、調節中氣的功用。

芋頭屬於當季食材,又富含纖維,對於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有幫助,而且現在天氣還不夠冷,所以要補又不要太燥補的時候,非常適合吃芋頭,尤其脾胃虛弱的民眾,早上推薦吃芋頭粥、芋頭米粉;另外,芋頭能輔助調降血壓,也是高血壓患者養生好食材。

由營養學觀點來看,芋頭內的根莖類澱粉含有獨特的營養成分,且富含膳食纖維,吃得飽又有助腸胃蠕動,對健康大有益處。 




山藥

時序入秋,是台灣山藥採收時節,秋天來道山藥料理,補益氣又能顧腸胃。中醫認為山藥性味甘、平,滋補性強,《本草備要》則指出山藥可以「固腸胃、潤皮毛、化痰涎、止瀉痢」,腸胃虛弱、肺虛久咳、體力虛弱等症狀,都能多吃山藥調理。

山藥也有「神仙之藥」美稱,生、熟食都有健康長壽功效,且富含雌激素可抗老、預防乳癌、改善更年期症狀。



陽陵泉穴 改善筋骨不適、習慣性便祕

這個時節按陽陵泉穴,可以幫助身體陽氣和陰氣獲得平衡,且有利肝膽、清濕熱、強筋骨、保腸胃,如果容易抽筋、拉扭傷等,都可以透過按摩、針灸陽陵泉穴來改善。

陽陵泉穴是足少陽膽經所入為合的合穴,為筋之會穴,筋氣會聚之處,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早晚可用指腹按揉穴位3分鐘,具有活血通絡、疏調經脈的作用,按摩陽陵泉穴可祛除局部寒邪,疏通經絡。


處暑養生食譜

四道養生食譜,堪稱金剛護體,處暑這天吃特別的好!俗話說的話,秋季吃的好,吃的對,補充能量,為冬季做好儲備。今天兔兔美食坊就給大家帶來這四道菜,趕快收藏起來給家人食用吧。


南瓜粥



【食材準備】

主料:南瓜、大米

輔料:白糖、水

【做法步驟】

1、南瓜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小塊。

2、大米清洗乾淨後,放入乾淨的水備用。

3、大火煮開後,轉小火記住熬煮20分鐘。

4、接著放入南瓜,繼續熬煮20分鐘,期間順時針攪拌。

5、熬好的粥,加一點白糖調味即可。

南瓜粥做法很簡單,想要熬的跟外面飯店的一樣,就要順時針不停的攪拌,這樣熬出來的粥比較稠,也很好吃。南瓜儘量切小塊一點,方便入味。


酸蘿蔔老鴨湯

民間有吃鴨子的習俗,在處暑這天吃尤其最好。用酸蘿蔔燉一鍋老鴨湯,開胃養生,還能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




【食材準備】

主料:酸蘿蔔、老鴨

配料:蔥薑、花椒

調料:鹽、雞精

【做法步驟】

1、烤鴨洗淨斬塊,下鍋焯水,撈起清水沖洗備用。

2、準備食材,酸蘿蔔(可以選用自己泡的,也可以買燉料),蔥薑切片。

3、鍋裡倒入清水,倒入鴨子,薑蒜拍碎,一起放入鍋中,可以適量放點花椒。

4、然後加入酸蘿蔔加蓋並用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燉 2 小時,最後調入鹽和雞精即可。


廣東涼茶

坊間一直都有涼茶的習慣,尤其在處暑這天喝一杯涼茶,可以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今天我就分享一道姐姐傳授給我的廣東涼茶的做法,很簡單的,極容易做好。




【食材準備】

主料:水、紅茶、冰糖

輔料:雞骨草1兩、甘草5錢、膨大海5錢、枸杞2錢、大棗5-7個、桂圓肉5錢、夏枯草1兩、杏仁5

【做法步驟】

1、杏仁用水泡發8小時備用。

2、鍋裡放水,放食材都放如鍋裡,水開後,轉中火煮45分鐘即可關火。

【涼茶Tips

1、杏仁一定要提前泡發,不然會毒性。

2、處暑過後就不宜食用涼茶了,應該多吃補血補氣的東西,有利於身體健康。


龍眼配稀飯

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身體的能量過多,這時候吃點龍眼可以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可以補充熱量,龍眼性溫,有益心脾、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




所以在稀飯裡,加入剝好的龍眼可以讓我們補氣血,沁心脾。所以在處暑這一天,吃這些對我們身體好的食材,就是最好的。正如那一句,吃多不如吃好,吃好不如吃對。所以,調養就是要在最佳的時機,做對身體有意義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