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主生發,應肝,是艾灸養肝、調理肝火旺的大好時機!
目前正值初春,春季養肝,人人都知道,但是這個季節,稍不注意,就會導致肝火太旺。
什麼是「肝火旺」?一個人脾氣大、躁動不安,人們常用「肝火旺」來形容。「肝火旺」會造成哪些問題?如何通過艾灸來調理。
一、肝火旺的十大癥狀
中醫所說的「火」其實是指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其中,肝火分為虛實兩種。
實火多由於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壞,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虛火是陰虛火旺,多由肝腎陰虛所導致。
1、頭脹
常起於惱怒,頭脹且痛,昏沉悶熱,頭筋突起,口乾口苦,甚則兩耳失聰,舌苔薄黃,脈象弦或數。
2、頭熱
頭熱面紅,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
3、肝火亢盛消瘦
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
4、肝火上沖舌血
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
5、肝火犯肺咳嗽
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
6、肝火燔灼胃痛
胃脘燒灼疼痛,痛勢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惡熱、燒心泛酸,口乾口苦,甚則嘔吐苦水,或兼見吐血、便血。煩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紅苔黃。
7、心肝火旺經質粘稠
月經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質濃稠如膏,經色鮮紅,或紫紅,或紫黑,並見面紅目赤,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胸脅脹痛,口苦而渴,或具經行發熱,吐血、衄血,舌紅苔黃。
8、肝火偏亢月經過多
月經提前而至,經量過多或兼經期延長,色鮮紅或紫黑,質濃稠,有瘀塊,面赤心煩,急躁易怒,胸悶乳脹,頭暈頭痛,夜寐多夢,口苦口乾,食欲不振,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
9、肝火耳聾
耳聾耳鳴,突然發作,甚至全聾,耳鳴如鍾,或如風雷聲,或如潮水聲,伴有耳脹痛、耳閉,口苦咽干,面紅目赤,大便燥,小便黃,舌紅苔黃。
10、肝火上沖暴躁
精神不足、氣色不好、心煩意亂、脾氣暴躁、乏力嗜睡、情緒容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
二、春季肝火旺,養生要以肝為先
《黃帝內經》將春、夏、秋、冬對應人體生、長、收、藏。
意思是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都在生長;相對我們的身體,春天是陽氣最足的時候(陽氣也就是肝氣),此時的肝火最旺,充足的肝火就會自動衝擊潛藏了整個冬天的病灶;
因此春天往往是春困、乏力、舊病複發的季節,這些都是人體旺盛的肝火衝擊病灶的結果。
因此春天往往是春困、乏力、舊病複發的季節,這些都是人體旺盛的肝火衝擊病灶的結果。
因此春天艾灸養生一定要艾灸肝經。
1、艾灸肝經養肝,瀉肝火,除春困
中醫講,肝乃將軍之官,肝主魂。
肝經在身體中沒有從頭到腳的完全經絡通道,因此肝經排散淤血跟廢氣都是通過人體膽經通道來完成的,所以反應到身體的癥狀都是膽經沿線。
肝經上有14個穴位,起於腳大拇指內側趾甲緣上,沿腿的內側(內褲線)向上到達肋骨緣期門穴。
2、肝經主要穴位
1)行間穴——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
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
2)太沖穴——為人身之大穴也。
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
!
3)期門穴——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急慢性肝病會有很大的改善。
4)大敦穴——針對氣鬱不舒的婦科症,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陽痿、尿頻失禁,疝氣等。
5)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6)曲泉穴——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
艾灸方法:肝經要每天艾灸2到3個穴位從上到下,時間每個穴位30分鐘左右,貴在堅持,肝主血脈 主筋,長期堅持養血脈,補肝血。
適宜人群:所有女性朋友、亞健康人群、貧血患者(其實適合絕大多數健康人群,艾灸無大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