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難忍,這兩個穴位一針見效

胃痛難忍,這兩個穴位一針見效

作者/高樹中

 

一、尺胃穴

尺胃是我發現並命名的治療胃痛和胃病的一個穴位,位於右側上肢太淵與尺澤連線的中點,即孔最下1寸處.

 

我自己患胃痛,在此處壓痛非常明顯,之後在臨床中發現,凡是胃痛或胃病的病人,都可以在此找到壓痛或條索狀物等反應點。因為這個穴位位於中醫的“尺膚”部位,對應於胃部,可以治療胃病,故名之曰“尺胃”。




從尺膚診療法看,尺胃穴正好是“中附上......尺外以候胃”。從經絡角度看,尺胃穴治療胃痛,還與肺經“起於中焦……還循胃口”有關。

 




 

所以不管是從尺膚全息定位,還是從經脈循行看,尺胃穴都可以治療胃痛及一切胃病。我的臨床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今天不忍自秘,公之於眾請大家驗證。

 

關於“尺膚”診療法,詳見本書第四章“其他病症的一針療法”中的“尺胃穴位的臨床應用”。(尺胃的位置如圖1所示)

 

二、臍胃穴

 

臍胃也是我發現並命名的治療胃痛和胃病的一個穴位,在肚臍左上方(相當於時鐘的1-2點處)0.5-1寸壓痛點處(見圖2),因為在臍部又可以治療胃病,故名臍胃。

 



 我發現,臨床上幾乎所有的胃病患者在臍胃都有壓痛點或可以按及動脈的搏動。除了以上的思考外,還可以結合氣街理論。

 

《靈樞·衛氣第五十二》主要就是講的六經標本和氣街的問題。什麼是氣街呢?

 

街,是大街的意思,人體除有十二經脈的上下縱向聯繫外,在胸、腹、頭脛這4個部位,還有4條經氣聚集循行的橫向大街,即“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氣街主要是加強了身體前後的橫向聯繫,使“胸腹腰背,氣相通應”。氣街通達外的部位,也就是所止的部位,叫門戶。講到氣街的重要性,此篇有句話叫“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解結”就是解繩線之結,這是《內經》中常用的比喻。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說:“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汙也,猶結也,猶閉也。剌雖久,猶可拔也,汙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者,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那麼“契紹”是什麼意思呢?隋•楊上善認為:“紹,繼也。”沒說“契”是何意,明•馬蒔則說:“能知六腑之氣,往來有街,必能知所解、所結,所契,所紹之門戶也。”說得含混不清;明•張介賓《類經》說:“契,合也;紹,繼也。”張志聰從其說。我認為,以上說法欠妥,讓人難以理解。“契紹”應該與“解結”的意思相近或相類。契,指用刀切刻。如《後漢書•張衡傳》:“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紹,是纏繞之意。如古詩《有所思》:“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所以“契紹”就是用刀把纏繞的繩線切斷之意。

 

“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這句話是以用繩線將門戶栓結起來為比喻,如果想從門戶進去,就必須要把系的繩結解開,或者直接用刀把繩結割斷,這樣門戶自然就開了,也就可以進出自由了。也就是說,如果知道了氣街,治病就似解結和契紹般容易了。

 

那麼4個氣街通達於外的門戶在哪兒呢?即止於何處呢?本篇說:

 

“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

 

我們看看腹氣街,前面和後面各有一門戶,後面的門戶在背俞穴,胃病就在胃俞穴處;前面的門戶在哪兒呢?在“沖脈與臍左右之動脈者,沖脈離正中線0.5寸,並腎經上行,所以腹部的病症都可以在肚臍左右旁開0.5寸的地方找到動脈搏動並有明顯壓痛處,針剌時就在找到的這個反應點下針即可。

 

如《靈根•雜病第二十六》說:“腹痛,剌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剌氣街,已剌按之,立已。”

 

胃在腹部,所以與腹氣街有關,我發現其壓痛點一般情況下較為固定,即臍胃穴處。針刺時可直刺1-2寸,對胃痛和各種胃病都有一定的效果。我在臨床上常與其他穴位配合使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