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陽也要 “開源節流”

養陽也要 開源節流

 



人賴陽氣以生,陽氣關乎健康與生命。生命是什麼?是一堆蛋白質、脂肪、水等營養成分,還是一團陽氣?現代醫學從解剖和營養的角度來論述生命,認為生命重在形體;而中醫從氣化的角度來認識生命,認為生命重在陽氣。因此說,生命以陽氣為主,形體為輔。養生,其實即是養陽。那麼,如何養陽呢?我的觀點是,一要開源,二要節流。二者兼顧,則陽氣可旺。

(一)陽氣為生命的根本

一則,因為生命就是一團陽氣。這團陽氣健旺,則人的生命力強,生理功能正常。若這團陽氣不足,則人的生命力弱,生理功能就會出現異常。

二則,因為生命需要氣化,氣化源于陽氣。我所感悟的《內經》宗旨,就是兩個字:氣化。生命離不開氣化,健康源於氣化,疾病亦因氣化失調。天之陽氣要想滋養我們的健康,需要氣化,把陽氣化成食物。陰陽化為五行,五行即是氣化的五種狀態,木是氣化而升的,火是氣化而旺的,金是氣化而降的,水是氣化而藏的,土使四行能互相轉化,亦賴氣化。​​​​

所以說,養陽非常重要。要想健康,就要養陽。

(二)養陽要開源

何謂開源?就是增加陽氣的來源。關於開源,我主要談兩點:

一,艾灸

艾灸最能養陽,兼可以壯固根蒂,保護形軀,薰蒸本原,卻除百病,蠲五臟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寧。

臨床治病使用灸法非常重要。一方面,凡大病重病,多屬陽虛,需用灸以扶陽;另一方面,對於三陰病證往往配合灸法,就是借灸火以扶助三陰陽氣,使三陰陽旺,則邪能自內向外退出,病即有向愈之勢。

我的體會是,針灸都要重視,針刺可以瀉邪,艾灸可以扶陽。一祛邪,一扶正,正好體現了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扶正祛邪。

人要健康,就要多接天地的陽氣。春夏之交,最好艾灸,此時施灸,借天地之力以補人身之陽,能讓人體陽氣圓運動變大變圓,能讓人更健康,更有活力,也能順勢改善體質。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扶正祛邪,需要養陽。臨床所見,不少疾病源于陽虛,而艾灸可以扶陽養陽通陽,陽旺則陰邪自退。由此說,艾灸絕不僅僅是養生保健的方法,而是能治病的,且能治大病。

二,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生陽,可以宣陽。我們都有體會,天氣寒冷時,稍微運動一下,即感覺身體會溫暖起來。再如,平時喝涼水可能會腹瀉,但運動至大汗淋漓時再喝涼水,則不會有這些不舒服,因為運動能讓人體陽氣健旺起來,陽氣氣化功能增強,當然可以消除陰寒的水濕。由此亦提示我進一步思考,那麼,我如果堅持運動,讓陽氣健旺,讓汗水透出,是不是也可以加強人體臟腑的氣化,把臟腑之間郁滯的水濕濁毒氣化出來呢?

答案是肯定的。德國體育醫學專家埃倫斯特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症的病例。研究後發現,跑30公里以上的馬拉松選手,自體內深處排出大量汗水的同時,亦將體內積累的致癌成分重金屬等排出了體外。由是提醒我們,運動後出汗可以排出身體深層次的毒素,這無異於給機體做了一個深度清洗。​​​​

只要是運動,就比久坐強,因為運動能宣暢陽氣,加強氣化,有助於排出陰霾瘀濁。至於選擇什麼運動,則人人不同,見仁見智。我則喜歡跑步,我每週跑二十至三十公里,堅持一兩年後,自覺非常好。運動之後,我的精神旺盛,精力充沛,體力良好,而且,更願意深入中醫,感覺身與心的層次皆昇華了。讀者若有喜歡的運動項目,不管是什麼,都可堅持下去。關鍵是要量力而行,且循序漸進。​​​​

(三)養陽要節流

所謂節流,即不妄耗陽氣。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房事過度

天下萬病,皆生於正虛。所謂正虛,即是不藏精。因此,不管是治病還是養生,皆當以藏精為本。

所謂藏精,即是使陽氣歸根而不妄耗。房事過度,即是妄耗腎精,這已經是中國人的常識。尤其是大病患者,一定要節欲,否則,腎精一泄,根本不固,病難康復。

有人在房事中因興奮過度而猝死,為什麼呢?房事達到高潮時會在一瞬間泄出元氣。若素體腎精已虧,泄精會導致腎陰下脫,陰脫不斂陽而導致心陽上脫,心神一脫則生機即逝。我們的生命陽氣有限,若過度房事,導致元氣妄耗,雖然不至於陽氣暴脫,但消耗日久,大損健康。

二,過度運動,非時運動

人要順應四時規律運動。春天陽氣升,人氣亦要升發;夏天陽氣浮,人氣亦要外浮;秋天陽氣斂,人氣亦要收斂;冬天陽氣藏,人氣亦要閉藏。若只是拼命鍛煉,一味升發,不顧四時規律,那就是妄耗陽氣,必然影響健康與壽命。​​​​

比如,三九天最寒冷,此時天地陽氣深藏於地下,人體陽氣亦處於封藏狀態。若提倡冬煉三九,以至於大汗淋漓,即屬逆反四時規律,即是妄擾陽氣,使陽氣不能封藏。可以說,所有逆反四時而妄耗陽氣的生活習慣皆不利於養生。​​​​

三,調節飲食

人必需吃飯,因為飲食能化生氣化,濡養我們的生命。但飲食不可過度。若吃的過多,過於肥甘厚膩,就會影響健康:其一,會礙滯脾氣,消耗脾陽,導致脾陽變虛;其二,運化後的飲食精微不能被完全散精於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則會滯塞于體內,形成痰飲水濕,成為病理因素,造成新的疾病。

我反復說,今時的許多慢性大病之所以高發,與飲食不節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過度重視營養,頓頓吃大魚大肉,唯恐營養不良,結果就是吃的太多,但身體消耗的太少,飲食精微積滯於體內,變成了濁毒,造成了許多大病。比如,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痛風、腫瘤等等,莫不如此。

應該如何飲食才健康?我的觀點是:儘量多素少肉,以素為主;每頓少吃一口最好;吃本季節和本地自然出產的食物。

陳希夷《心相篇》有言:如何暴疾而歿?色欲空虛;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此語對於養陽甚有啟發。房事過度則腎虛,精損則腎根空,稍感外寒即易轟然倒地。故養陽首在節房事,中年之後陰精自半,尤需注意。糖尿病之所以多發,過在嗜食肥甘厚膩,致熱毒內滯,郁而成瘡。若能清淡飲食,其瘡何由而發?​​​​

四,過度熬夜

熬夜耗損五臟之精,導致人的陽氣圓運動變小變弱,人的生命活力下降,就容易患病。有媒體報導,有年輕人連續玩遊戲七天而猝死,其實就是過度熬夜,消耗了陽氣,導致陽氣暴脫而亡。

曾見有年輕人本來陽氣健旺,四肢溫暖,因不注重養生,數年間體質逐漸下降。一方面,過食生冷則傷損脾陽;另一方面,房事過度而耗乏腎陽,陽損及陰,導致陰虛,陰虛而陽不歸根,四肢雖然溫暖,卻屬陰虛燥熱。然後繼之以反復熬夜,使真元漸虛,最終陰損及陽,陰陽雙損。雖暫時未見明顯不適,但正氣已虛,體力與精神皆見不足。​​​​

小結

人以陽為本,我的學術觀點即是貴陽而賤陰,因為陽氣對於生命非常重要,陽氣絕不可妄耗。綜上所述,要想養好陽氣,一方面要開源,另一方面要節流。二者不可偏廢。《內經》講陽化氣,陰成形,陽旺則氣化有力,如此則陰霾自散,人體自然健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