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加紅棗,勝似靈芝草

 五穀加紅棗,勝似靈芝草,大棗究竟有哪些妙用?


只要一提到大棗,很多人都會十分熟悉,因為它不僅是香甜可口的水果,也是風味獨特的乾果。到了棗子成熟的季節,人們對它可謂是愛不釋手。由此而生的大棗養生諺語也是層出不窮,比如五穀加紅棗,勝似靈芝草一日三顆棗,青春不會老一天一顆棗,醫生不用找要想身體好,天天吃紅棗”……


的確,大棗不僅僅是水果,同時也是乾果,但它更是一味養生良藥。對於大棗的藥用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認為大棗味甘平,具有主心腹邪氣,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的妙用,還有補少氣,和百藥的獨特作用,而且可以長期吃,因為神農氏認為,大棗久服輕身長年





  對於大棗的臨床運用,醫聖張仲景也是情有獨鍾,在《傷寒雜病論》中,大棗的出版頻率也是蠻高的,雖然比不過甘草、生薑,但肯定能排前十。而且張仲景對於大棗的用法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一首十棗湯更是玄妙,全方甘遂、芫花、大戟這樣三味虎狼之藥,全憑十顆大棗護住脾胃,力挽狂瀾。


大棗的運用,張仲景在被譽為中醫十大名方之一的小柴胡湯中也有用到,在被譽為千古傷寒第一方的桂枝湯中也有用到,除此之外,苓桂甘棗湯、甘麥大棗湯、黃芪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炙甘草湯等奇效良方中,都有大棗的身影。後世醫家黃元禦不無感慨地稱讚大棗為天下之佳果,人間之良藥




  那麼,乾隆御醫黃元禦對於大棗的養生價值又有什麼獨到見解呢?黃元禦認為,大棗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鹹,氣香,意思是說大棗五味俱全,而且還是一個靈魂帶有香氣的果子,對於它的歸經,黃元禦直抒胸臆,認為大棗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至於大棗的妙用,黃元禦也是惜墨如金,僅僅六句話:補太陰己土之精,化陽明戊土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息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但細細揣摩,大棗的作用無外乎補虛損、益脾胃、滋氣血


不過對於大棗的氣味,黃元禦的見解是獨到的,他認為大棗味甘氣香,那麼何為何為呢?黃元禦是這樣解釋的,不酸、不辛、不苦、不鹹,其味曰甘,意思是只要是味道不酸、不辣、不苦、不鹹就是甜味嗎?不一定,因為還需要得五味之和,這樣才甘甜。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其氣曰香,意思是氣味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就是香氣嗎?也不一定,需要得五氣之正


很多人都認為大棗是補血的良藥,黃元禦認為,大棗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所以要想能夠起到良好的補血的作用,還需要配伍補氣的中藥,尤其是與人參的搭配,黃元禦指出,人參之補土,補氣以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若二者聯手,必能創造補氣養血的新篇章。




  大棗雖好,究竟該如何選用呢?古人一直強調炮製之法,即便大棗也不例外。一般的炮製方法是將大棗去除雜質,切開去核曬乾即可。但是乾隆御醫黃元禦卻有獨門秘笈,選擇堅實肥大的大棗,先煮去苦水,換水再煮,直到大棗煮透,去皮去核,取大棗的淨肉半斤,加上生薑汁半斤,一起再放入原湯煮化,連汁曬乾。這種炮製方法極為獨特,估計如今的大棗,並沒有按照黃元禦的方法進行炮製。


總體來講,大棗補虛損、益脾胃、滋氣血的能力終究還是很強的,無論大棗使用何種方法炮製,都能發揮它獨特的作用,那麼,大棗既然這麼好,是不是百無禁忌呢?其實也不是,比如說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的,自然是不適合使用大棗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