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護肝、防心血管疾病 2種吃法更有效

薑黃護肝、防心血管疾病 2種吃法更有效

文/蘇冠米


薑黃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


薑黃抗發炎抗氧化的功能。將薑黃粉加入餐點、飲品中,可保護肝髒、心血管。有2種吃法可讓薑黃發揮更大的效果。


薑黃抗發炎能力強 7大好處

有著鮮豔橘黃色的薑黃,在印度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被用於治療、美容、烹調及染料等等。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認為薑黃有淨化的作用,可與其它藥草用來淨化肌膚與身體管道,如淋巴、汗腺、皮脂等等。

在中醫典籍裡,薑黃入脾、肝經,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薑黃常被用於治療因血瘀氣滯、血液迴圈不良而引起的心、腹、胸、脅肋部疼痛等症狀。

現代醫學也證實了薑黃的醫療保健效果。薑黃裡的薑黃素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改善全身慢性發炎問題。

薑黃常被提及的好處,有以下7種:


1. 預防心血管疾病

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黃苡菱表示,薑黃抗發炎的功效可幫助血管內皮抗發炎,預防血管硬化、有益血液迴圈,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薑黃還可抑制肝臟過度製造膽固醇,有降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作用,同樣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薑黃也是一味中藥,活血化瘀的效果可抗凝血、抗動脈硬化。


2. 護肝

薑黃抗氧化的作用不僅能保護肝臟,還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肝臟解毒、排毒。黃苡菱解釋,很多脂溶性毒素,都是通過膽汁排到腸道,再排出體外。


薑黃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肝臟。



3. 治關節炎、舒緩風濕臂痛

許多研究表明,薑黃素可以幫助治療關節炎,緩解關節疼痛、僵硬和炎症的能力。

薑黃還可舒緩風濕臂痛,適合濕冷天氣容易筋骨酸痛者。


4. 改善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在2018年發表一項臨床研究,發現每天兩次服用90毫克薑黃素,持續18個月,有助於改善沒有失智症的成年人的記憶力和專注力。研究人員認為,薑黃素抗氧化特性能改善大腦炎症,減少神經認知能力的下降。

薑黃還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失智症。薑黃素可以穿越腦血管的障壁,幫助清除腦中堆積的β類澱粉蛋白。腦部β類澱粉蛋白的堆積,與失智症有關。

印度人常食用加有薑黃的咖喱,流行病學研究也表明,印度人的阿茲海默症患病率較低。


5. 抗憂鬱

憂鬱症與一種稱為腦源性神經滋養因數(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質減少有關,薑黃素能夠提高BDNF水準

科學期刊《精神藥理學》(Psychopharmacology)指出,薑黃素能增加血清素及多巴胺的水準。血清素、多巴胺有助改善情緒,可讓人感到快樂、有動力。


薑黃素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還能抗憂鬱。



6. 改善月經不調、經前症候群

中醫認為薑黃性溫,可活血行氣,通經止痛,能改善月經不調、經閉和緩解體質偏寒女性的經痛。

不少女性在生理期來臨前會發生多種生理與心理症狀,例如煩躁、憂鬱、易怒、頭痛、脹氣、肌肉酸痛等。而薑黃消炎、抗憂鬱的特性,有助改善這類經前症候群。


7. 改善慢性發炎、預防癌症

90%的文明病,都是長期慢性發炎造成的。包括上述提及的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關節炎,還有肥胖、皮膚病、過敏、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與慢性發炎有關。

以癌症為例,薑黃素衍生物能協助抗癌,直接或間接抑制癌細胞擴散、惡化。



薑黃能改善慢性發炎。



薑黃搭配油脂、灑點胡椒 讓人體更好吸收


在食物裡添加薑黃,具有保健效果,有2種吃法可讓身體更有效利用薑黃。

1. 與帶油脂的飲食同吃

薑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加點好油與食物一起烹煮,讓薑黃跟油脂混在一起,可提高身體的吸收力。

咖喱是最常見的薑黃料理,煮法就包括加油拌炒肉塊和蔬菜。也可以直接購買薑黃粉,灑在煮好的餐點上,或是煮成薑黃飯。黃苡菱表示,薑黃飯是很簡單的薑黃料理,在洗好的米里加入薑黃粉一起煮,等飯煮好再拌一點油即可。比例是一茶匙薑黃粉搭配23杯的米,看個人喜好,可再增減薑黃的份量。

另外,還可以喝薑黃奶茶,將薑黃粉灑在奶茶上,牛奶中的乳脂可幫助身體吸收薑黃。

2. 烹飪時加胡椒

黃苡菱指出,胡椒裡的胡椒堿可減少薑黃代謝成非活性狀態,維持較多的活性狀態,益於身體吸收,增加利用率。

發表於《食物》(Foods)期刊的一項研究提到,胡椒堿可增加薑黃素的利用率達2000%



胡椒搭配薑黃,可增加身體對薑黃的利用率。











沒有留言: